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食品安全 > 毒海鲜

“毒海鲜”是指经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海鲜,对人体危害很大,因贩卖毒海鲜利润高昂,市面上依然存在着数量不小的“毒海鲜”。目前曝光的毒海鲜有:黄花鱼、虾仁、带鱼、鱿鱼、鼠鱼、海蜇、鱿鱼、海蛎、织纹螺等。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有毒海鲜怎样辨别?福尔马林泡过的海鲜一般不太容易识别,新鲜正常的水产品均带有海腥味,经福尔马林浸泡过的水产品,看起来特别亮、特别丰满,有的会出现颜色过白、手感较韧(经过福尔马林浸泡的海鲜捏起来会比较硬实,摁压鱼体时,感觉不到海鲜应有的弹性,像鱿鱼、海蛎表面会变得无粘感,而虾类则会变得又硬又脆,容易断碎。)、口感较硬的现象。如果福尔马林量过大,就算清洗过后仍会有刺激性气味。

除了看水产品的色泽外,还要多留心看海鲜表面的粘液和眼睛。经过福尔马林浸泡过后,鱿鱼和海蛎表面附着的粘液会减少,而且汤水会不那么混浊;其他鱼类若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则鱼体表面看起来比较清洁,但鱼眼浑浊,眼膜比较模糊;还有像虾类如果不新鲜,虾尾会呈笔直状;而假鱼翅则颜色偏白,无层次感,水一泡显得特别通透,看起来像塑料。

商家们之所以用这些工业原料加工、发制海鲜,主要是为了缩短水发时间,使水发货发得更大、看上去更新鲜,更有弹性,同时这样发制的海鲜可防腐,延长保存时间。但如果人食用了用这些工业用原料加工的水发货,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永久性的伤害。

如氢氧化钠呈碱性,有强腐蚀性,不但能造成蛋白质变性、灼伤人体皮肤、刺激或腐蚀胃黏膜,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穿孔,工业用氢氧化钠中还含有重金属,容易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硫酸亚铁可使发制的海鲜颜色鲜亮,让消费者很难从外表分辨其好坏,但它会在人体内沉积,轻的会引起身体虚弱、抑郁、焦躁,严重的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尤其是工业用的,里面还含有重金属、芒硝、亚硝酸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添加入食品中可起漂白、防腐和除臭作用,可提高食品外观,但过氧化氢与食品中的淀粉形成环氧化物可致癌,特别是消化道癌;甲醛的危害众所周知,人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后会导致肺水肿、肝肾充血及血管周围水肿,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甲醛还具有蓄积性,蓄积到一定浓度,就会发生一系列的中毒现象,甚至导致癌症。

人类位于食物链的顶端,海鲜中的有毒物质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汞(水银),这类物质会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重金属过多还影响心脏、肾以及神经系统;多氯联苯则对皮肤和免疫系统功能有损害;海鲜中可能含有的杀虫剂中的农用化学物质会污染多重水源,进入污染海洋物种。

消费者不必担心,大部分的海鲜食物是安全的,它们所含的有毒物质浓度极低,例如养殖场中的罗非鱼、海湾扇贝、牡蛎、虹鳟鱼、条纹鲈鱼以及海鲶鱼等,有些野生鱼也是十分安全的,例如鳕鱼以及贻贝等。每周吃一次或者几次都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选鱼有技巧 三个问题要了解:

不少市民在选购鱼的时候应该注意几个问题。首先,问清楚鱼的产地十分重要,如果你是在沿海城市,那么本地鱼相对安全和新鲜。再者,养殖还是野生也十分关键,如果可能,市民尽量选择相对安全的野生鱼,因为养殖鱼的生长环境可能受污染更加严重。

经常有人吃海鲜后出现一种特殊的中毒,表现为类似过敏的症状如皮肤瘙痒、发红、水肿等。不过,这些人可能只是对某些鱼敏感。如果做皮下实验,或监测下食用海鲜无过敏反应时,则仍可食用另类鱼或海鲜,而不必拒绝所有海鲜。

如食用不新鲜或腐败青皮红肉鱼可引起中毒;腌制咸鱼,如原料不新鲜或腌不透,含组胺多,食后也可引起中毒。过敏体质者食用少量组胺也可能出现中毒症状。

中毒时发病快,常在食后0.5~1个小时发病,有时只要5分钟,时间长的也只要4个小时。发病时症状轻,恢复快,偶尔会死亡。常表现为脸红、头晕、头痛、心跳、心慌、胸闷、呼吸急迫,脸、唇肿胀,口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接下来看下海鲜导致中毒的常见原因?多种海产品,如虾、蟹、蛤、牡蛎等,体内均含有化学元素砷。一般情况下含量很小,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可能使这些动物体内砷的含量达到较高水平。虾体内所含砷的化合价是五价,一般情况下,五价砷对人体是没有害处的。理论上讲,高剂量的维生素C(一次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毫克)和五价砷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会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即我们常说的“砒霜”),当三价砷达到一定剂量时可导致人体中毒。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