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老人安全 > 老人打拳注意

练习八卦掌转掌注意事项

八卦掌最基本的功夫就是转掌,也就是走圈,我曾经几次遇到有人对我说他也会八卦掌,可是,他们走的八卦掌的转掌基本功实在是不靠谱,有的与普通人走路一样,有的身体起伏很大,有的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转掌的步子很不规范。让他们停时不能马上停下来,停下来又站不稳,起不来脚。也有的人长期错误地练习下去,造成下肢扭曲,疼痛,更别说练出丹田气了。这里着重说一下,不是能走圈就是八卦掌。练习八卦掌转掌有很多的讲究和要求:

1、 练习八卦掌转掌基本要求:里脚直进,外脚往里扣,外扣的角度与前脚在45-60度左右。

2、 八卦掌站立时,前脚的膝关节与前脚脚后根垂直,身体后背、胯部与后脚后根垂直,这样转掌时身体才能保持中正,才能随时起脚打击对手。

许多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40——60分钟之间,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打拳时间超过60分钟,其间的休息时间过少。这样的运动量对老年人的身体来说是不合适的,老年人在练习打太极拳时一定注意打拳时间或延长间隔时间。运动学家指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练习打太极拳时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腿部肌肉和膝关节、脚关节损伤,这大都与老年人打拳时间过长有关。因此,老年人练习打太极拳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打拳时间不超过30分钟为宜。

另外,老年人打太极拳动作姿势一定要正确,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行拳中力量的协调发挥,使不该用力的肌肉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所以,老年人练习太极拳时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或按运动规范处方练习。腿部有损伤的老年人不适合练习太极拳。

长期坚持练习形意拳能够充分调动全身肌肉、关节、骨骼、韧带和筋膜,增强肌肉的弹性、伸展性。通过提高肌纤维的伸展性,增强肌肉的弹性,协调主动肌与协同肌和对抗肌来发展肌肉力量,也使关节活动的幅度加大,韧带、筋膜拉长,脊柱的活动幅度加大,增加了柔韧性和灵活性,增强了骨代谢,能使骨骼系统中骨松质有序化,提高骨密度,增强骨骼的抗拉、抗压、抗扭和抗折的能力,这对保持机体工作能力、防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以及预防颈、肩、腰、腿痛和关节淤血等疾病很有帮助,提高运动系统的整体机能。

多看拳谱,多看视频

现在网上资料很多,可以说是零门槛,考验的就是你的自我学习能力,网上很多时候说法不一,也就要求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看,更要辨别真伪,一句话弄明白,然后在练习。

一、进步高提,缓慢不稳

这是在走步时常犯的毛病。正确的步法应该是“退步高、进步低”,这样才灵活迅速而且稳定。退步时蓄力,表现为“起”,而进步时为发放,表现为“落”,一“落”当然是“低”,岂有高提之理?由高到低产生强大的势能,威不可挡,迅捷无比。

造成“进步高提”的原因是仍然没有摆脱日常走路的习惯,迈步前行。真正的中华武术一定要克服这种日常的走路习惯,而形成整体运行的新的运动模式。“进步高提”必然导致“缓慢不稳”,二者互为因果。而步子的缓慢不稳是格斗搏击之大忌。快打慢显而易见,不稳“无根”实在是冒险。

二、低头猫腰,神劲不正

“低头猫腰,拳技不高”,此乃武林前辈的经验之谈,实为中肯之论。“低头猫腰”破坏了“内家拳”的“体直”原则,使脊柱形成“后天”弯曲状态,而没有恢复到脊柱垂直的“先天”状态。正确的中华武术应该是堂堂正正背紧腰直,绝无“低头猫腰”之猥琐病态。“黑狗钻裆”或“低头猫腰”企图抱腿或攻击下盘在实战中只能被打得头破血流。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