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运动安全 > 乒乓球

乒乓球球拍两面的颜色不同是为什么

其实在最早时期乒乓球拍是并不分黑色和红色的,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粘贴胶皮,但是由于选手在粘贴胶皮后虽然球拍两面颜色一样,但是粘贴的胶皮却不尽相同,就会导致同样的击球打出不同的效果,前中国乒乓球总教练蔡振华当初就是用两面黑色,但是一面防弧一面反的胶面,使得回球飘忽不定,时而旋转时而不转打得对方球员晕头转向,最终国际乒联也针对这一情况修改了规则,规定球员的球拍必须是两面分别为红色和黑色,这也使得蔡振华早早的因此退役。

尽管乒乓球拍两面分别为红色和黑色,但是上面的胶皮依旧可以自己选择,虽然国际乒联针对中国选手多次修改了球拍粘贴规则,但是依旧未能撼动中国乒乓球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一般来说黑色会使人消沉、冷静,而红色则会使人兴奋,也因此在乒乓球赛场上,如果选择红色作为自己的正手,很可能在多次击球后激发对手的情绪,让对手打得更加兴奋反而增加自己的比赛难度,因而在国际上大部分选手都会选择黑色作为自己的正手板位,从主观情绪上压制对手的发挥。

乒乓球的发球规则

(1)乒乓球比赛发球开始时,乒乓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保持静止。

(2)乒乓球比赛发球时,发球员须用手将乒乓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乒乓球旋转,并使乒乓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乒乓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3)当乒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乒乓球,使乒乓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双打中,乒乓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4)从发球开始,到乒乓球被击出,乒乓球要始终在台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而且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衣服的任何部分挡住。

(5)在运动员发球时,乒乓球与乒乓球拍接触的一瞬间,乒乓球与网柱连线所形成的虚拟三角形之内和一定高度的上方不能有任何遮挡物,并且其中一名裁判员要能看清运动员的击球点。

打乒乓球基本功不扎实怎么办

1,打球前要刻意要求自己,先拿出30分钟来打打基本功,这个意识要建立起来。比如正手攻球这个技术,可以找个水平较高的球友给自己喂喂球,你会发现想练好正手攻也绝非易事,刚开始练的时候别太着急,你很难控制落点,建议先从斜线练习,一是好发力,二是线路长能确保先上台。

2,练习一些基本的进攻套路。如发球抢攻,可以提前告诉球友你发一个下旋球,让对方给你搓到反手位置,你练习侧身抢攻这板球;又如,让球友发正手短,你练习台内挑打技术;再如,让球友发反手短下旋,你练习反手拧拉技术。这些技术的练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可以把弧线调的高一些确保命中率,等找到感觉后再让对方压低弧线。

3,练习基本功,切忌发死力。因为发死力容易失误。

乒乓球基本姿势及站位

乒乓球基本姿势及站位是指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时的准备姿势及相对球台的位置。当运动员发球的时候,也会在发完球后迅速回到基本姿势及站位以便进行下一板击球。

右手持拍基本姿势及站位如下:

两脚开立,比肩稍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两脚前后之间的距离大约差半只脚掌。双脚前脚掌着地,脚后跟略抬起,重心在两脚之间。两膝弯屈,上体略前倾,适度收腹含胸。肩关节放松,肘部弯曲,大臂与小臂间有夹角(这个根据每个人的身高、打法的不同都会不一样的,有这个概念就行),执拍手位于身前偏右处,拍略高于台面,拍头朝前。

乒乓球的正手攻球技术

站位在近台,身体离台约50厘米,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双膝弯曲,身体略微前倾,重心压在前脚掌上(基本姿势)。来球时,小臂以肘为轴向后拉动。当球落到本方球台上,小臂以肘为轴向斜前方击球,拍型保持垂直台面,略向前倾。击球的时机在上升期和高点期(用到上一章击球点的概念了)挥拍击球。顺势挥拍至至眉心与左眉之间,球拍距离眼眉一拳半左右。然后迅速还原到基本姿势。

乒乓球提升技术水平的误区

1、误区一:发球以发正手短为主,让对手无法发力上手进攻

专业选手进攻质量高,把握进攻机会的能力强,所以在专业比赛中采用这样的策略是主流和的正确。业余选手站位更靠近球台,且接发球抢攻意识不强,进攻质量不高。所以应该长球开路为主,一是对手直接进攻质量不高使可以反拉;二是对手搓长时可以自己直接进攻;三是没有机会可以先搓几板确保不失误。

2、误区二:接发球尽量抢攻

专业选手自然是谁先上手谁占据主动,接发球保守一些就很容易被对方连续进攻得分。业余选手的进攻单板质量低、连续差很差,板与板的衔接速度还很慢。所以在接发球环节还是以上台,尽量控制住对方不让其舒服的进攻为好。搓球、晃撇等都是很好的办法。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