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等3类食品206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02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不合格样品中,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北大荒营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黑龙江省九三农垦金豆有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有机大豆油苯并[a]芘检出值为15.9μ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10μg/kg)高出59%。
记者了解到,这并不是黑龙江省九三农垦金豆有机油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食用油第一次被查出苯并[a]芘超标。2015年7月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第36号通告中称,检测出了11批次粮油食品不合格,该企业生产的“乐买家压榨大豆油”赫然在列。不合格原因也是苯并[a]芘含量为21μg/kg,超过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不超过10μg/kg)一倍多。
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显示,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经营单位(包括第三方平台)所在地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要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并依法予以查处。查处情况于2016年5月31日前报国家食药监总局并向社会公布。目前,京东已关闭该产品的销售页面。据了解,苯并[a]芘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它存在于煤焦油中,而煤焦油可见于汽车废气(尤其是柴油引擎)、烟草与木材燃烧产生的烟,以及炭烤食物中。苯并[a]芘可经呼吸、进食、皮吸收侵入体内,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并且可致癌。业内专家曾表示,若食用油中含有高量的苯并[a]芘,可能是经过高热处理或炸过食物的二手油。
3月28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10月抽检的两期不合格产品的信息。
其中一期抽检8类食品276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7批次。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具体信息如下:
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4批次:吉林省大安市龙昌榨油厂生产的虹昌大豆油(压榨)和虹昌黑花生油中检出过氧化值超标,吉林省大安市龙昌榨油厂生产的虹昌花生油(压榨)中检出过氧化值、苯并(α)芘超标;吉林省吉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九粮笨榨大豆油中检出溶剂残留量超标。
蔬菜及其制品2批次:长春市妙香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妙香山鲜酸菜中检出二氧化硫超标,长春市妙香山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白菜中检出添加剂苯甲酸超标。
饮料1批次:吉林省豆乡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连老汽水中检出二氧化碳气容量不达标。
另一期抽检4类食品96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2批次。不合格样品所涉及的标称生产经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具体信息如下:
饮料不合格样品2批次:辽源市五龙山泉水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五龍山泉饮用纯净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辽源市飞洋山泉水厂有限公司生产的飛洋纯净水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企业所在地长春、吉林、四平、白城、辽源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上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进一步调查处理,查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购买时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
苯并a芘(Benzoapyrene),化学式:C20H12,英文表示BaP,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类。结晶为黄色固体。这种物质是在300到600°C之间的不完全燃烧状态下产生。苯并芘存在于煤焦油中,而煤焦油可见于汽车废气(尤其是柴油引擎)、烟草与木材燃烧产生的烟,以及炭烤食物中。苯并芘为一种突变原和致癌物质,从18世纪以来,便发现与许多癌症有关。其在体内的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产生致癌性的物质。
1.看颜色
相同类型的油,比如两桶大豆油来比较,清澈没沉淀物、没浑浊,颜色浅的就是好油。
2.闻气味、尝味道
花生油一般只有花生的清香味,芝麻油会有很香浓的芝麻味,有酸味则是坏油。
3.听声音
好油在加热的时候,不会出现“噼里啪啦”的声音,也不会溅出来。
1.只要在保质期内的油就要接着吃
油桶的盖子已经揭开一年了,没过保质期,爸爸妈妈可能为了节俭还会继续吃。这个时候,一定要闻闻这些油是不是已经有酸味了,酸味油会生成很多有毒有害的东西,对身体非常有害。
2.喜欢买菜市场的鲜榨油
市场上鲜榨油的制作工艺不完善,榨出来的油顶多算是初榨的食用油,没经过深处理。如果榨油的花生、大豆种子长霉却没挑出来,那榨出的油的黄青霉毒素就超标。我建议您买大型超市里有品牌的油,经过六脱工艺,黄青霉毒基本能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以内,比较健康。
3.趁打促销时买很多油
4.被桶装油的标签名称误导
特别是橄榄调和油,一定要注意看是“橄榄调和油”还是“初榨橄榄油”,营养价值是不同的。
责任编辑:刘宇
陕西:废弃食用油脂应报备 废食用油回流餐桌最高罚50万
废弃食用油脂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单位,应当建设、安装和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污染防治设施,并建立台账,记录废弃食用油脂产生和处理情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