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场在穿孔(深孔)和钻眼、爆破和二次破碎、铲装、汽车运输、汽车卸载、破碎、推土机平整工作面和排土场等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露天开采工程不采用打眼爆破方式开采的,必须采用收尘或湿式作业,开采单位必须制定有效的收尘或防扬尘措施,确保开采工程不造成扬尘。
首先,干式捕尘。干式捕尘通常采用孔口捕尘装置,它由捕尘罩、抽尘软管、除尘器、风管及风机组成。露天矿干式捕尘的除尘设备通常采用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是靠离心力的作用捕集粉尘,它的总除尘效率为65%-68%,对10μm以上的粉尘除尘效率可达90%以上;袋式除尘器是:种高效除尘器,它是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进行除尘的。袋式除尘器主要用于过滤1μm以下的粉尘,而不适宜于处理含有油雾、凝结水和粉尘粘性大的含尘气体。
首先,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飘逸在大气中的粉尘往往含有许多有毒成分,如铬,锰,镉,铅,汞,砷等。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
其次,粉尘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能引发爆炸危害。常见的具有爆炸性粉尘有:金属(如镁粉、铝粉);煤炭;粮食(如小麦、淀粉);饲料(如血粉、鱼粉);农副产品(如棉花、烟草);林产品(如纸粉、木粉);合成材料(如塑料、染料)。
还有,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
粒径大于10微米的粉尘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可被有效地阻留在呼吸道上,不进入肺泡,但由于木粉尘中含有木焦油,这种物质由各种酚类和烃类组成,并含有致癌性较强的物质,长此以往,工人会部分的患有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甚至致癌。粒径小于10微米以下的木粉,会直接进入人的肺部组织,沉淀于肺泡中,有可能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甚至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变。而且这些可吸入物质还会将多种污染物或病菌带入肺部,对人体危害很大。那么,如何预防粉尘污染呢?
要从根本上消除粉尘污染,就要走综合治理的路线,从生产设备入手,选用先进合理的机械设备,辅以一定的防尘、除尘措施。但在当前条件下,最有效的措施还是选择除尘设备。除尘设备的选择要考虑操作现场所要求的净化程度和粉尘的性质等方面。对于大型木尘及中型木尘可以现场及时收集,而对于危害最大的各种细型木尘,传统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气力集尘装置或布袋吸尘设备来收集。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条件安装大型吸尘设备的小厂,可在机床本身附加单机吸尘和集尘装置,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安全起见,操作工人要佩戴防护眼镜及防尘口罩,以保护眼睛和呼吸器官,尤其是在产生细型木尘的机床上操作的工人,应戴大型口罩,防止粉尘侵害。
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对粉尘粒径的进一步细分,才有PM2.5的说法。其次是微粒进细胞的途径不通,PM2.5不是通过细胞进入淋巴系统,而是微粒直接进血液,其过程,不甚清楚。粉尘对人体的影响,是从矽肺研究入手的。而pm2.5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