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人身安全 > 老人安全 > 正文

六旬老人痴迷股海 冒充副行长诈骗1730余万


  • 要闻
  • 2016-05-05 13:30:11
  • 来源:中国宁波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2061
  • 要闻
  • 收录
导语:花甲之年,本该是安安稳稳站好最后一班岗,然后顺利退休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储某却因为沉迷于炒股,导致债务缠身,最终因诈骗1730余万元被江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今年60周岁的储某,宁波人,1999年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宁波某国有银行工作。花甲之年,本该是安安稳稳站好最后一班岗,然后顺利退休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储某却因为沉迷于炒股,导致债务缠身,最终因诈骗1730余万元被江北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

转业到地方后,储某相对比较空闲,于是在工作之余迷上了股市投资。一开始,他仅用少量的自有资金炒股,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后来就用家人的资金炒,取得不错的利润后,尝到甜头的储某准备大干一场。思来想去,他想到了可以利用自己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假借有高额利息的投资渠道,从亲朋好友那里骗点资金投入股市,好好赚一笔。

其实,转业后的储某在单位虽然没有身兼要职,但享受副调研员待遇,也算是银行的中高层了。所以在亲友的往来中,他总是有意无意的在话语间显露自己的领导地位,让人误以为他是银行副行长,有许多系统内部的投资门路。于是,从2011年起,他多次虚构工程项目、银行转贷增贷等投资渠道,并许以高额利息,向郑某、袁某、成某等亲朋好友“借”来约900万元人民币进行配资炒股。这种炒股方式放大了交易比例,扩大了交易风险。储某一头栽进去,就再难脱身了。

由于股市的持续低迷,加之自己操作不当,渐渐地,储某资金亏损得越来越厉害。正当他愁于资金压力时,遇上了二十多年的朋友周某。周某是经营手机卖场生意的,知道储某在金融系统工作,有高额利息的借贷、转贷等投资渠道,就表示自己有较多的闲钱可以投资,经过协商,他们一拍即合。2014年3月周某先后两次向储某汇款共计人民币310万元。储某将收到的钱大部分都用在了股市投资上,并且每20天支付周某1%的利润。对收益非常满意的周某越来越信任储某,最多的时候,他共向储某汇款2054万元。

2015年上半年,周某表示要撤资,而储某放在股市里的钱却越赔越多,漏洞越来越大,根本无力偿还周某的千万资金。于是,执迷不悟的他开始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戏码,2015年3月至7月,他以同样的理由向张某、文某、姚某等7名被害人骗得人民币近400万元,用于支付周某等几个被害人的本金和利息。但亡羊补牢,为时晚矣。2015年8月,储某向公安机关投案,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

据统计,截至储某投案自首,仍有13名被害人共计1733.69万元巨款无法追回。除去周某的889.95万元,其他被害者的被骗资金从11万到180万元不等。他们有的是生意人,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公务员,有的人甚至根本没有多余的闲钱,而是将自有住宅抵押贷款后把钱交给储某投资的。

直到东窗事发,储某才幡然悔悟,他在自首书中写到:“如今我泪流满面、悔恨交加、后悔莫及。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对不起领导,对不起年迈的母亲,对不起支持和帮助我的亲朋好友……”但等待他的,终将是法律的制裁。

佰佰安全网提醒大家,证券市场的本身是一门非常广泛而深奥的学问,当然一般普通投资人很难研究透彻,但是若想成为一个稳健而成功的投资人就必需花些心血和时间去研究些最基本的证券知识,假如连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都没有就妄想碰运气赚大钱,即使运气好误打误撞捞上一笔,不久也肯定会再陪进去。


  • 关键词
  • 冒充银行副行长
  • 股票
  • 诈骗罪
  • 老人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木槿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