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老年性肺气肿、代偿性肺气肿、间质性肺气肿、灶性肺气肿、旁间隔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
一场突发的肺气肿袭来,62岁的余先生病倒了,妻儿有智障,困难的时候,小区里跳广场舞的两位大妈轮流送汤送物照应,到1月13日已有13天。
1月13日,街坊吴小娥陪着其家人一起把余先生从医院接回来。刚拔下呼吸机的余先生声音模糊地对吴小娥说,“远亲不如近邻”。吴小娥说,都是街坊邻居,帮助是应该的。
余先生住在光谷附近的康桥小区,退休前是一名交警。街坊们记得,退休前,余先生总是在光谷鲁巷附近站岗值勤。
2015年12月30日,余先生的妻子急急忙忙找到吴小娥,说丈夫躺在家里,快不行了。吴小娥放下手上的碗就跑过去,见到余先生面色发黑,呼吸微弱。赶紧拨打了120 ,把其送到市三医院光谷院区,帮助家人办理入院手续。余先生因慢阻肺导致呼吸衰竭,医护人员紧急抢救3个小时后,将其转到重症监护室(ICU)内,最终病情稳定下来。市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傅守芝说,多亏他的好邻居,再晚一刻钟就没救了。
余先生进了ICU后,照顾他成了难题。原来,他的妻儿都是智障人士,平时他是家中顶梁柱,身体平稳时还照应妻儿,自己摊上重病,家里人都不知怎么办才好。
吴小娥表示,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平时她总拉着小区大妈们在光谷步行街跳广场舞。就算余先生妻子学得慢,也带上她。余先生和儿子就坐在附近乐哈哈地看,两家人成了好朋友 。送医当天,吴小娥就垫付了600元钱,后来,又和另一位跳广场舞的大妈杨女士一起垫付了2000元。
这样从住院开始,吴小娥和杨女士换着来医院看望余先生。杨女士说,余先生一家来小区已有五六年,平时街坊们知道他家不容易,做菜有好吃的,也给他们送一份。吴小娥就像门栋长一样,特别关照他们一家。
进ICU探视只有五分钟,余先生想拉掉呼吸机的导管。吴小娥说,“这是救你命的,坚持”。余先生说,“我听你的”。
医护人员说,病人需要尿布湿,吴小娥和杨女士天天送来,还送奶粉、米粉,加强营养。8日后,余先生可以进食了,几个街坊又轮流做鱼汤送过来。
吴小娥说,余先生对妻儿不弃不离,是个有责任感的男子,希望有更多好心人能帮助他们一家。
佰佰说:
肺气肿预防:
首先是戒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