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第300期

宜家召回夺命抽屉:消费者需掌握主动权


导语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12日发布了宜家将从即日起召回“夺命柜”的消息,具体涉事产品为1999年至2016年期间销售的马尔姆等系列抽屉柜,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数量共计166万余件.宜家在华从此前的“拒绝召回”到如今的“宣布召回”,此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何原因让宜家决定在华召回?中国又该如何完善立法让消费者掌握更多主动权?

宜家召回夺命抽屉:消费者需掌握主动权

即使符合标准要求也不等于中国不关注夺命柜事件

6月底,宜家宣布在美国和加拿大召回3500多万个“夺命抽屉柜”。1989年以来,存在安全隐患的抽屉柜已造成6名儿童死亡,36名儿童 受伤。但是,在中国销售的抽屉柜不在先前的召回之列。宜家方面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中国家具行业已存在大件家具须固定上墙的强制性规定,言下之意是不存在 抽屉柜没有被固定上墙而造成伤亡的安全隐患。

宜家的这种做法,很快被网民形容为“双重标准”——在北美召回有安全隐患的抽屉柜,在中国则不召回。一波声讨宜家的舆论随之而来。一些人更是认为宜家歧视中国消费者,有意在中国市场上降低安全标准。

仔细研究下宜家近年的召回案例可以发现,召回对宜家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根据相关资料,光今年上半年,宜家就在华召回了6款产品。

根据《法制晚报》统计,2014年以来宜家在美国召回的次数最多,达到15次,其次为英国,中国召回的产品次数为8次。2014-2015年间,中国的召回次数还很少,宜家共有10类产品召回,8次不涉及中国,同期美国却召回了9次。

进入2016年,中国仅有两次未与其他国家同步,其中就包括这次的马尔姆系列等抽屉柜。这次召回并不是只落下了中国,宜家本部所在的瑞典、其全球最大市场德国均未发布召回公告。为何这款抽屉柜仅限定北美召回?有何隐情?原来这次被召回的产品符合所有所在国家和地区(对,不仅是中国)的强制性标准要求。

标准或有不同,生命却无贵贱,即便中国标准低,也不等于我们就要放弃关注夺命柜事件。

中国暂无严格召回制度

也因为此,中国的产品召回制度并不完善。国家质检总局曾于2009年公开《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不过至今没有下文。只有特定几类产品将召回常态化,比如《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出台后,汽车几乎成了人们最熟悉的召回产品。这次宜家召回家具,也并非是根据专门的法规履行义务,而是在质检总局约谈和网络民意双重压力之下的妥协。

当然,我们也不必标签化宜家。这一次,宜家显然不是故意与中国消费者作对。据报道,中国是宜家增长最快的市场,去年宜家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5.5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宜家会得罪中国消费者?

此前,宜家解释,在中国市场,宜家并没有收到过该系列抽屉柜造成伤害事故的案例,且宜家的相关产品符合中国国家标准。如果此说属实,我们就该从两方面调查,一是中国标准到底低不低,二是宜家的“夺命抽屉柜”到底有没有在中国造成伤害事故。

产品生产商天然是逐利的,指望他们主动地多流淌一些道德的血液,并不现实。先前宜家在北美实施召回,不是北美的宜家道德程度天然地高,而是 当地建立了更严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而在中国,一方面消协工作人员也承认宜家“产品符合国标,质量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已就家具固定上墙出台规范 (现实中有没有普遍落实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压缩成本的目的,宜家一开始的决定并不令人意外。

避免类似事情发生需建立严格的消费者保护制度及召回制度

由此可见,尽快实施更严格的召回制度才是避免类似矛盾的主要办法。不管对宜家还是其它中外厂商,其生产销售产品从来只有一个最高标准,那就是盈利。只有法律法规才能监督资本强烈的逐利性,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如果非要说中国与某些国家的标准不同,归根结底还是召回标准不同,而并不是宜家有意实施“双重标准”。

从宜家这一事件中,我们还能看到每当有“洋品牌”出现产品缺陷和安全隐患,不乏有人有意无意地在评价中掺入民族情绪。他们似乎总想说国外商 家在本国或者西方国家做得很好,来到中国就故意做得不好,有意“坑害”中国消费者。这种无来由的动机论既不符合市场规律,也无助于国内市场环境的净化。民 族产业的发展壮大没有捷径,只能依赖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有价值的创新,而不是对外来产品的过度贬损和刻意打压。


责任编辑:胡玲玲

结语
保证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是生产经营者的首要责任,生产经营者是消费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品和服务的安全标准应该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提高。

您认为宜家没在全球召回是存在歧视吗?

不是

其他

33.33%
不是
33.33%
其他
33.33%
  • 关键词
  • 宜家
  • 宜家家居
  • 消费安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丘山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往期回顾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业界 | 果加智能携旗下产品亮相第八届...
科普 |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
曝光 | 震惊!男子多次“含蟑螂”下馆...
流言 | 富氧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氧气?
品鉴 | 防滑砖不防滑怎么办,教大家一...
大事件 |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返回任务全过...

热门排行

KBOF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