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患儿退烧要掌握好哪些事项

2019-01-23 12:17:46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316人阅读
导语:

“患儿退烧要掌握好哪些事项”,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患儿退烧要掌握好哪些事项

孩子发热是常有的事,许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发热恨不得用退热药物快速降温,殊不知,降温过快并不表示有病情的好转,若是应用不当,还可以引起小儿虚脱反应,下面来看看患儿退烧要掌握好哪些事项吧?

把握退热“火候”

体温37.5℃~38℃为低热,39℃以上为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发热的热型及规律,也有助于帮助医生做出病因诊断,比如午后潮热盗汗,可见于结核病。因此,一般发热时见热退热,反而不利于病情观察。因此,一般的轻至中度发热无需做退热处理,只要注意居室通风与合理休息,适当补充水分、盐分、糖分、维生素等便可。但是体温达到39℃以上就必须用药。

退热方法的选择

对于高热患儿,除了药物降温外,可应用物理降温。特别是当患儿体温上升过快,神志不清,无从给药之时,易造成多汗虚脱时,物理降温非常必要。具体方法是:①用35%~50%的酒精洗擦上、下肢两侧及背部,重点为腋下、腹股沟,为时约2~4分钟,以达退热目的,但要避免擦胸腹。②冰袋敷于颈项、头顶、腋下、腹股沟等处。两者均需等半小时后测体温以观其效。显然,物理降温相对较为温和,而药物降温效果切实。当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也需实施药物降温。至于给药途径,肌肉注射退热较之口服为快,可酌情选用。方便小儿应用的鼻滴剂及塞肛的外用栓剂都有较快的退热效果。

退热药物的选择

乙酰氨基酚具有与阿司匹林相类似的较强退热效果,而且副作用较小,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受欢迎的退热药。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之类均为其制剂,其中的口服液及滴剂,尤其适用于儿童。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因此,在选用时要特别注意。

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患儿退烧要掌握好哪些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