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老人腔隙性脑梗死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2018-07-02 20:06:15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556人阅读
导语:

如果是大脑前动脉出现了一侧梗死则会出现一侧出现偏瘫,双侧梗死会出现意识模糊,情感淡漠,又时候会出现痉挛性截瘫或者是缄默状态,那么老人腔隙性脑梗死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呢?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老人腔隙性脑梗死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

老人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其预后有着不同程度的偏瘫、智能减退、眩晕、失语等症状直接影响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老人腔隙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需要严格限制精制糖以及一些含糖类的甜食,主要包括点心以及糖果还有各种饮料的摄入。现在随着饮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含糖饮料的种类和数目也都在不断地增加,当女性朋友过多饮用一些含糖饮料之后,患者体内的糖一般就会转化成为脂肪,并且在患者的体内进行蓄积,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体重、血糖、血脂以及体内血液的粘滞度,下面来看看老人腔隙性脑梗死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吧?

加强对病人个性了解,解决好不同病人的不同具体问题使患者身心愉快,它的目的在于防止七情过激,如狂喜、忧郁、大怒、焦虑等情绪以及某些具体问题的纠缠,引起的病情加重,因此,护理人员除了按时按量完成治疗护理任务外,还要细心观察病人的思想反应,询问有何要求或有何想法,掌握好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疏导,做好转化工作,使病人自始自终保持良好的情绪。例如:某患者,男,75岁,退休老干部,该病人于2000年4月3号左肢偏瘫,功能障碍,诊断“脑梗死”收入院。于入院前晚7时看电视时突然左肢活动受限,门诊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4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mmHg,意识清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硬瘫,肌张力增高,发音含糊,口角向左侧歪斜,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遵医嘱脑梗死常规治疗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病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护理人员耐心地和病人谈心,了解到病人是东北人,南下干部,落户南方,十年前将最小儿子送回老家,这次生病住院,认为命不长久了。又听同病房的陪人讲:“脑梗死十人患病,九人瘫,这种病麻烦”。此时想子服侍送终。但儿子远在北方,为此整天忧心忡忡,在压力下心理问题确立。心理问题:如自尊、自卑心态、情绪不稳定、伤感,与老年是毕生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阶段及心理承受能力差有关[2].针对患者的心理方面采取相关心理护理活动,评估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将本病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等告诉患者,并指出此病大多是能治好的,将了解的情况报告主管医生,经主管医生与病人原单位联系,很快将其小儿子接回陪伴。使其心满意足愉快配合治疗,同时医护人员主动热情地介绍康复护理计划,耐心帮助病人恢复肢体功能锻炼,并指导家属帮助训练,使患者很快康复出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创造良好环境,病房舒适优雅环境给病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病房要求清洁整齐,舒适美观,空气清新。尽量做到轻重病人分开,危重病人置单病房以免互相干扰,床单平整,随脏随换,做好防褥疮的工作。恢复期病人可允许带收录机,边治疗边收听,以分散病人注意力,也可使病人感到生活在富有生活气息的环境里,增强病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同疾病抗争的信心,使身体早日康复。

励病人配合各项治疗,特别是康复计划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之后,鼓励病人树立乐观情绪,面对现实。可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职业,以不同言词提不同的要求,目的是激发病人的社会责任感,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配合医护人员实施康复训练,并向家属详细指导怎样按摩患肢,被动运动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及训练日常生活技能,如失语练发音,练穿脱衣服,扣钮扣,洗脸刷牙,自己吃饭,使用便器等,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树立长期康复训练信心,培养病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心理适应社会。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老人腔隙性脑梗死后如何做好心理护理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腔隙性脑梗死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