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代替海鱼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由于淡水鱼从养殖到销售会经过多个环节,所以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6月1日,四川省食药监局就公布了一批不合格淡水鱼。
根据不合格名单显示,3批次鱼类被检出不合格,其中,2批次淡水鱼被检出孔雀石绿,1批次海鱼被检出恩诺沙星超标。
由黄群丽销售的大口鲢鱼和罗江县杨二土鲢鱼庄销售的大鲶鱼被检出孔雀石绿。郑康桥销售的多宝鱼被检出恩诺沙星(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之和计)1553.7μg/kg。
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真菌、杀细菌、杀寄生虫的药物,长期超量使用可致癌,农业部已将孔雀石绿列为水产上的禁药。近年来,孔雀石绿在水产品应用中屡禁不止,有专家表示,孔雀石绿在预防鱼的水霉病等疾病方面具有较好的药效,且成本低,获得渠道也十分方便,是其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恩诺沙星属兽药残留,根据《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农业部235号公告》显示,恩诺沙星在所有动物的肌肉中的最高限量均为100μg/kg,而郑康桥销售的多宝鱼却被检出恩诺沙星超出标准值14倍多。
目前,这三家不合格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规定对其开展核查处置,责令违法生产经营者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彻查问题原因并全面整改。
去年年底,国家食药总局在部分城市对水产品展开了专项检查和抽样检验。808批次鲜活水产品样本分别来自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超市以及餐馆等468家水产品经营单位,主要为近年来抽检监测发现问题较多的大菱鲆(多宝鱼)、乌鳢(黑鱼)、鳜鱼等。检验结果合格率91.5%,检出不合格样品69批次,其中孔雀石绿不合格46批次,硝基呋喃代谢物不合格21批次,氯霉素不合格3批次。
其中,北京地区五批次水产品被检测出孔雀石绿:分别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中纺街5号的北京穆恩楼清真饮食有限责任公司,抽检不合格样本为鳜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四区15号楼的北京万龙洲饮食有限责任公司亚运村海鲜大酒楼,抽检不合格样本为鳜鱼;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王四营桥南盛华宏粮油批发市场农贸厅档口4号的北京京辉顺水产经营部的鳜鱼,检出孔雀石绿。
同样的,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万丰路312号的北京金盏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鳜鱼样本中被检出孔雀石绿;以及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6号院2号楼的北京天水怡阁餐饮有限公司,其经营的鳜鱼也被检出孔雀石绿。
国家食药总局表示,鲜活水产品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问题比较突出,涉及的水产品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仅包括正在集中整治的大菱鲆(多宝鱼)、乌鳢(黑鱼)、鳜鱼,还涉及草鱼、鲈鱼、鲫鱼、明虾、基围虾等其他鲜活水产品。
针对专项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责成相关省、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经营不合格水产品的经营单位进行立案调查、依法处理,涉嫌刑事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调查,追究刑事责任。
孔雀石绿物美价廉,在消除鱼类水霉病方面的效果无可替代。孔雀石绿已在我国养殖业禁用16年,但它对活鱼防病有“奇效”,让水产品商家铤而走险,偷偷滥用。
谈及孔雀石绿估计很多市民都很茫然,对于这是啥东西很多人都并不了解。上一次活鱼被大规模检出孔雀石绿的事件距今已有十年,但如果提起2006年上海多宝鱼事件,社会民众会有所记忆,当年上海市场的多宝鱼被检出孔雀石绿,引起全国震动。北京、广州、武汉、杭州等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紧急停售多宝鱼,农业部会同国家食药监亲自督查溯源。
政府如此重视,专家谈之变色,那么,就很有必要对“孔雀石绿”进行科谱一下:常用于鱼类水霉病等寄生虫病的防治或作为消毒剂用于鲜活鱼类运输,以延长鱼类存活时间,是杀菌和杀寄生虫的化学制剂,“孔雀石绿”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后,会快速代谢成脂溶性的隐色孔雀石绿,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国家明确规定禁止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使用该药物。
其实,孔雀石绿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并非偶然,“泛滥的原因还是孔雀石绿价格低廉,同时治疗效果显著。”中国渔业协会主任委员周卓诚说,在养殖环节,孔雀石绿的主要使用方法是泼洒,平均成本极低,每立方米水仅需成本0.7元。
又是典型的不良商家行为,低成本、高回报、效果佳、监管难,这似乎成了每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共性问题。的确,鱼业养殖除了大型水产基地可控外,散落在广袤大地的小水塘又如何监管?即使散户们做到了不往鱼塘添加孔雀石绿,运输过程、二道贩子们的手脚又该如何去约束?
看似程序复杂,监管难度大的鱼业生产链接,监管并非无处下手。试想,如果相关监管部门从源头上着手,以村镇为卡控堡垒,实行农业技术人员包保制,在为农民提供养殖技术帮扶的同时,加大对管辖区域农家养殖的监管。农户散水塘养殖还会成为糊涂账吗?
再者,孔雀石绿到底属于哪一类卡控药品,监管部门是否有针对性的禁售要求或惩罚条例?还有水产品最后的一道销售关中的残留检测成咋就发挥不了效果?这些疑问的解开是打击鱼商非法使用孔雀绿石的关键钥匙,也是关系着能否让民众吃上放心鱼的前提。
总之,面对死灰复燃的鱼类养殖非法添中孔雀石绿现象,监管部门应该从源头、运输过程、销售终端等关键部位着手整治、打击,不能让孔雀石绿如鱼得水,保障好社会民众吃上放心鱼。
一、看鱼鳍。没有添加孔雀石绿的鱼,鱼鳍根部一般是肉色,有的微微泛红,感觉色泽自然,用手打开鱼鳍会自然回缩;用孔雀石绿浸泡或处理过的鱼,鱼鳍根部会呈现蓝绿色,用手一掐还能看到绿色,鱼鳍被打开后,回缩显得有些生硬。
二、看鱼鳃。一般情况下,鱼鳃是鲜红色且不会附有脏物,用药后的鱼鳃因失血过多而发白,或因出血而带有瘀血,呈紫红色。
三、看鱼身。用过孔雀石绿的鱼身表面呈浅蓝色。如果孔雀石绿溶液浓度较大,甚至会呈青草绿色。
责任编辑:孟洋洋
四川某学院学生李燕称其母亲花了3万元订购... [详细]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1月29日开设了“春节返乡路”公众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