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生活帮》报道,威海市民刘先生爆料称,“目前威海市面上卖的这些豆芽,都添加了一定的添加剂,它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
刘先生所说的毒豆芽,一般是指使用了6-苄基腺嘌呤为主要成分的无根剂的豆芽,这种添加剂也被称为AB剂。国家在2015年就明确规定,豆芽生产经营中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等物质。那么刘先生的反映是否属实呢?
记者在威海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连续多天的调查。发现的确存在两种不同的豆芽,根茎差别非常明显。有卖豆芽的商贩跟我们透露,之所以有差别是因为有的豆芽里面添加了AB剂。
为了了解更多信息,记者决定从源头展开调查。在跟两家豆芽生产商的接触中,他们对于豆芽中是否添加AB剂的话题非常敏感,甚至,一位王姓老板多次说谎。
为了揭开事情的真相,记者决定对市场上的豆芽进行送检。检测结果显示,一号豆芽样品中的含量,0.037mg/kg超出了国标方法中对6-苄基腺嘌呤的检出限。也就是说,一号样品中确定添加了AB剂。
记者蹲守十几个小时 毒豆芽流向了威海市第四中学
那么,市场上的这些疑似问题豆芽会流向哪里呢?记者进行了连夜跟踪调查。经过连续10几个小时的蹲守,记者在跟随豆芽厂一位送货人员时,发现她把豆芽送往了一辆餐饮公司的配送车辆上。记者对车辆进行了跟踪拍摄,大约经过半小时的跟车,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这辆餐饮公司的配送车,开进了威海市第四中学。
虽然学校到底用没用这些问题豆芽,记者也不清楚。但是可以看到,豆芽的流向非常之广,仍有很大的风险。同时看到了报道后,威海当地的食药监部门,已经连夜对市场上的豆芽进行了暂扣。
事情到了这里,记者心里不免有很多的疑惑和愤怒,那么,可能危害大家身体健康的AB剂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商贩告诉记者,很少有卖的,人家都不说是从哪买来的,也不好买,都是走“黑道”买的。从商贩那里,记者得知,只有熟人才能在卖家那里购买到AB剂,本地很难买得到。记者通过调查,在市场上确实很难买到,可是在网上,大肆销售这种AB剂的人大有人在。
近年来无根毒豆芽的事件一直在重复上演着,多少商贩为了赚点钱,而生产有毒的豆芽。
2009年至2012年7月期间,虞某租用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高田村的一间出租屋进行豆芽生产。约3年时间里,虞某固定向一名姓潘的男子购买黄豆、绿豆,同时还购进“无根黄豆芽素”、“无根绿豆芽素”、“头孢氨苄胶囊”、“无根豆芽调节剂”和“豆芽多效增白王”等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2011年9月以来,张民照、贺帅卫、范国兴等人在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斜桥村租了十六间厂房。在未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非法使用豆芽无根素、漂白粉、速长剂、保鲜剂等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生产、销售毒豆芽达56万公斤。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的鉴定结论表明,其生产的豆芽中含有亚硫酸盐、6B苄基腺嘌呤等禁止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添加剂。
2014年12月7日,江门蓬江警方通报捣毁5个制售“毒豆芽”窝点,缴获“毒豆芽”1.4万斤,刑拘15名嫌疑人。警方称,这些制售“毒豆芽”的夫妻档日均售出“毒豆芽”600-1000斤。
毒豆芽屡屡发生、重复上演,其背后是不法商人的唯利是图。为了自己赚得个盆满钵满,不法分子无视国家法令和消费者安全,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只要能让豆芽扮出好卖相、销量好,怎样光鲜亮丽就怎么违法添加。如此这般,就让原本营养丰富、清香脆嫩的豆芽变成了毒豆芽。
一个问题如果是偶发,或只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当同样的问题屡屡发生、重复上演,就不是单方面问题了。毒豆芽的问题,正是后者。而事实上,对于毒豆芽的监管问题,在沈阳毒豆芽被曝光时,就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部门间上演了踢皮球表演——不归我管。这一次天津的毒豆芽,也同样出现三不管的尴尬:工商部门认为只负责商品流通领域,豆芽生产应归质监管;质监部门认为豆芽属于初级农产品,应归农业部门管;农业部门认为豆芽不属于“地里长出的东西”,是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品,不在他们管辖范围。无根豆芽被监管无视,当然就会野蛮生长。
“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是存在于有些部门的作风积弊,这不能不说是毒豆芽等不安全食品频发的深层原因。改变这种局面其实不难,关键是要撤去踢皮球的平台,让监管者无对手可踢皮球,对此,必须完善管理法规,明确责任划分,形成谁的地盘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局面,并一责到底,失责就要问责。果如此,毒豆芽则可销声匿迹。
一看芽秆
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稍细,芽脚脆嫩、呈光泽白。用化肥或者化学药品浸泡过的豆芽,芽秆粗壮发水,色泽灰白。
二看芽根
豆芽的生产过程中会长根,没有根的很可能是用化学药品催生出来的。自然培育的豆芽,根须发育良好,无烂根、烂尖现象,而用化肥或者化学药品浸泡过的豆芽,根短、少根或无根。
三看豆粒
用化肥或者化学药品浸泡过的豆芽豆粒发蓝。
四看水分
看折断豆芽秆的断面是否有水分冒出,无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则是用化肥或者化学药品浸泡过的豆芽。
五闻味道
如果豆芽大量使用增白剂、“保鲜粉”等硫制剂,二氧化硫含量一定会超标。将一小把豆芽用开水烫一下,闻一闻,如果有臭鸡蛋味则含有大量的硫制剂,不可食用。
责任编辑:孟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