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发生后,也再次引发了民众对公共交通安全的担忧。
时间拉回一年前,2013年6月7日,厦门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6·7公交纵火案,导致包括纵火者在内的47人死亡。一时间,公共交通的安全隐患,如何保障出行安全,也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为此,当时,厦门市委市政府,也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的整改。
如今,杭州公交纵火事件再次牵动了人们对公共交通出行安全的神经,厦门市目前施行的公交安全措施,有哪些值得借鉴?实施效果又如何?
厦门6·7公交纵火案发生后,厦门针对公交安全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避免悲剧重演,由于目前厦门公交车基本都取消了售票员,所以司机除了确保安全驾驶之外,还承担着安全检查的重任。
厦门公交集团安保部经理康闽江:驾驶员在平时驾驶中要求对上车的旅客携带的物品要多闻多看多观察,普通公交强调前门上后门下,不能从后门上车,最大程度控制旅客携带危险品。
康闽江说,厦门在6·7事件发生后,加强了对于车辆的日常检查,并且给车辆配备了各种灭火设备。
康闽江:我们增配了安全锤,灭火器,车窗的自动破玻器,BRT的车辆全部都有加装。我们在重要敏感时期,还组织了人员跟车进行安全督导,加强安全防范。
自动破玻器由厦门金龙客车设计研发,随着司机在驾驶位轻轻按下按钮,12米长的公交车上安装有自动破玻器的四扇玻璃瞬间出现无数的裂痕,乘客只要用手一推,整扇玻璃立刻“分崩离析”,可以迅速从这些窗口逃生。从演示的过程来看,自动破玻器冲击力大,能在最短时间内将玻璃爆裂,但是玻璃并不会呈喷射状爆裂,因此不会伤及乘客安全。厦门市长刘可清在看完演示后要求尽快在全市安装。
刘可清:一下子保证玻璃裂开,但是没有散,对人不伤,轻轻一推,玻璃就散开了,有利于逃生。很好。尽快把这些车辆都装上去,让市民坐在车上感觉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