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连续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然而仍有企业在发生安全事故后依然违法瞒报,造成二次伤害,佰佰安全网专注劳动安全知识的小编为大家盘点了近年的瞒报事件,希望能引起各部门的注意。
河北蔚县矿难瞒报事件
2008年7月下旬,河北蔚县发生一起严重矿难,10名记者接受260万元"封口费后"将时间瞒报。10名记者已分别获刑。有知情人士透露,在被封口的记者中,有能量的“大鱼”在积极“活动”后顺利逃脱,而十多个“小鱼”则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
山西苯胺泄漏污染河水 事隔五日才报告
2012年1月5日下午山西省政府接到报告称,2012年12月31日7时40分,位于长治市潞城市境内的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因输送软管破裂导致的苯胺泄露事故,泄露苯胺可能随河水流出省外。经调查,4名责任人被撤职。
同煤集团四台矿瞒报死亡事故
2016年7月4日下午16点到17点左右 山西省大同市同煤集团四台矿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记者了解此次事故并为向相关安全监督部门上报,这种行为已经严重的违反了国家的安全法规和条令条例,被依法处理。
山西一石料厂爆炸致4死涉事企业瞒报
2016年11月18日记者从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新闻办了解到,该县磊鑫石料厂13日发生爆炸,4人死亡,企业没有向相关部门报告。目前,包括企业负责人在内的三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部门依法刑事拘留。
河南登封:仟祥煤业事故连发瞒报
2016年12月5日记者接群众反映河南登封市仟祥煤业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瞒报,多次反映给主管部门都未引起当地安监部门重视,就连多家媒体关注和曝光都未能调查。具体处理事故还在调查中。
瞒报,本质就是人为作恶,是“次生灾害”。瞒报死亡人数,更是对生命的敬畏匮乏:它是以封存真相的方式文过饰非,也完成了对遇难者被公共悼念机会的谋杀。对遇难者家属而言,这也是二次伤害,面对一系列的瞒报事故,相关部门如何做好监管?企业又如何避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小编为你支招:
一、客观分析,正视问题,补缺补差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主要表现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企业应严格对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实事求是,痛改前非,努力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二、加大培训力度,不拘泥于形式,强调实效
建议企业充分认识培训重要性,不拘泥于形式,经常组织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培训,如借助多媒体播放事故现场,并加以案例分析;带领职工走出去参观学习,请专家走进来“会诊”隐患,现身说法。
三、加大安全经费投入,监管促成效
安全经费是企业得以安全生产,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保障,必须重视,绝对不容忽视,企业工会要加强监督,确保经费落到实处,有实效。
四、严格奖惩,增强职工爱岗敬业责任心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建立奖罚机制,目的在于奖勤罚赖、奖优罚劣。对那些提出重要建议,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要给予奖励。尤其对那些对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在工地上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专兼职安全员,要给予必要的激励和奖励,使他们在安全管理的岗位干的更踏实、更有干劲。
同时减少瞒报事故最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安全监管到位,监管人员尽职尽责,构建多种监督机制,让打算瞒报事故者闻风丧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