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长假,金山工业区新街村“80后”村干部朱慧选择了在家休息。就在9月26日,她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工作,将为5岁小男孩带去生命的希望。这也是金山区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曾患脑膜炎家人不同意捐献
早在2011年“学雷锋日”当天,在金山工业区团工委的组织下,朱慧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她看来,若能救人一命,实为善事。
2016年5月初的一天,中华骨髓库给朱慧打来电话:“你的造血干细胞和一位患白血病的5岁小男孩配对配上了,你能否给他捐献? 当然现在不需要答复,你可以回去和你家人商量一下……”
朱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家人,除了丈夫不支持也不反对外,其余都反对。原来,作为家里“独苗”的朱慧在5岁时患了乙型脑膜炎,让一个能说能唱能跳的孩子突然在一星期内成了一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医生从死亡线上把她拉回来。突发的疾病,让朱慧失去了走路、说话的基本功能,等后来病情好转后,又重新学走路、学说话。三十年后,要让家里的“独苗”冒着风险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捐献骨髓,家人的反对几乎是异口同声。
希望男孩能够活下来看世界
朱慧说,当时她在网上查询了大量相关信息,将捐献事例讲给家人听,她告诉父母,如今采集技术成熟、安全,造血干细胞捐献恢复得快,采集后1-2周血液即可恢复到原来水平,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你们将心比心,我5岁的那场大病,让你们如此悲痛和伤心,因为有那么多好心的医生极力挽救,我才得以健健康康地长大。现在人家父母的孩子也危在旦夕,只要我尽绵薄之力,就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希望,就可能会让这个生命得到延续。”朱慧如此告诉父母。经一晚上的劝说,家人最后也决定全力支持。
经过6月7日的高分辨检测和6月 24日的体质检测,最终确定朱慧符合为那位5岁小男孩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条件。
朱慧在医院一共住了6天。朱慧觉得,5岁的孩子,还未曾好好地了解这个世界,如果让他就此离开,是一件伤感的事,“现在就希望男孩能够活下来,健康、平安,以后可以多看看这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