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正文

媒体人地铁站猝死 盘点近年地铁猝死安全事件


  • 要闻
  • 2016-07-03 09:08:47
  • 来源:佰佰安全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3379
  • 要闻
  • 收录
导语: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经路人和急救人员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关于猝死的事件,其中不乏中青年猝死。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身体健康,懂得一些护理常识,或许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下面佰佰安全网给您盘点近年地铁猝死事件,希望借此事能给上班族敲醒警钟,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增大,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关于猝死的事件,其中不乏中青年猝死。6291930分许,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下班回家途中,于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经路人和急救人员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网友们纷纷为这个年轻生命骤然逝去感到惋惜,如果我们平时多注意身体健康,懂得一些急救常识,或许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同时也让很多上班族开始注重对生活与工作的调整,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才能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但大多数网友也在不断质疑公共医疗急救体系存在短板,地铁等 公共场所急救体系有待提高。

媒体人地铁站猝死 盘点近年地铁猝死安全事件

有人说,金波的死给公共服务敲响了警钟,急救方式欠妥,应该说,现时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绝不仅仅是地铁,甚至包括整个 公共交通系统都存在。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猝死一方面不仅仅是一个 公共安全事件,而大家应该也考虑到引发猝死问题的本质所在,工作压力、强度,熬夜加班等都可诱发猝死。鉴于此事件,专注 人身安全常识佰佰安全网给您盘点近年地铁猝死事件,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中,希望上班族们能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注重劳逸结合,加强改善为地铁等公共场所配备所需的急救设施,为大家的 安全出行做好保障。

猝死就在身边 警惕六大猝死诱因

1、 过度劳累

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的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2、 抽烟喝酒

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史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3、压力大

焦虑、高压、惊恐、抑郁等情绪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还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4、肥胖

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都占全了,而且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5、三高

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都会损伤血管内皮,使血液变稠,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一旦破裂,就会形成血栓碎块堵塞血管,引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6、打呼噜

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120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为各种原因猝死。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特点是死亡急骤。在心源性猝死里,80%左右由冠心病引发。约1/5的人多少存在"慢性疲劳"。其中,媒体从业者、销售、医生、IT人员是主要发病群体,职场人平均日工作时间为8.66小时,每天睡眠7.33小时。

媒体人地铁站猝死 盘点近年地铁猝死安全事件

盘点近年地铁猝死 安全事件

广州25岁地铁检修工猝死 疑与工作强度过大有关

2012319日,广州地铁1号线信号检修工25岁小伙子小贺,被发现猝死于番禺大石一间出租屋内。据称,小贺出事前一周上了两个白加黑班和一个夜班,其家属质疑,这与广州地铁工作强度和压力过大有关,并要求广州地铁给予合理补偿。

20岁男子地铁站猝死 家属质疑急救延时

2014728日上午12时许,广东湛江小伙子麦月在地铁黄贝岭站等车时突然倒地,120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抢救无效身亡。

美丽深圳女高管猝死 地铁口处倒地50分钟无人理会

2014217日上午10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

33岁男子猝死地铁换乘平台

2015119日,一男乘客在布吉国展苑出来在转乘龙岗布吉环中线的地铁站走廊内突然倒地,站内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电话,医生经过半小时的抢救后未能挽救回该名乘客的生命。

来沪人员猝死3号线车厢 家属状告地铁索赔84

201532日,四川来沪务工人员陈健在3号线车厢内突然晕倒,虽经工作人员和热心乘客合力施救,但最终不幸身亡。

男子乘地铁突然倒地 9号线车厢内不幸猝死

2015325日,地铁9号线一列列车行驶至肇家浜路站至徐家汇站之间时,车上一名中年男性乘客突发不适倒地不起,热心乘客、地铁站务人员和轨交民警全力救助后120送医,但该男子最终仍不治身亡。

北京地铁一老人因拥挤与两女孩争吵后猝死

2015108日,北京地铁13号线与5号线立水桥站换乘通道内,一老一少正是因拥挤发生争吵推搡,导致老者猝死。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地铁猝死 曾常熬夜加班

2016年6291930分左右,34岁的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媒体人地铁站猝死 盘点近年地铁猝死安全事件

纵观以上事件我们能看到,心脏骤停后10分钟,人体将达到生命的极限,在这段时间里,每延迟一分钟,会降低10%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抢救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或可帮助被施救者突破生命的极限,看来,学习一些护理急救知识在某个事情上还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甚至能挽回一条生命。

掌握正确方法 可提高急救成功率

第一步 判断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所谓看,就是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听,就是趴在患者上面听有无喘息;感觉,就将脸靠近患者面部感觉有无微弱的鼻息。在灯光微弱的情况下,可以将手放在患者的腹部感觉有无呼吸,同时心中默数:10011002100310041005,如果5秒钟以内没有呼吸,就可以判断为呼吸停止。

第二步 胸部按压

胸部按压的位置是两个胸乳乳头连线的中心,跪在患者身边,双腿尽量贴近患者肩膀,用双手掌根按压,身体前倾,肩部与手掌呈垂直状态。

频率为100/分钟,救助者可用十位读数法掌握频率,如010203……次数为30次,紧接着实施2次人工呼吸。按压深度为5厘米。

第三步 人工呼吸

方法是首先使患者仰头,托住患者下巴以打开气道。

之后,一只手捏住患者鼻子,对患者口部张大嘴吹气,注意不要漏气,可通过胸部有无起伏检查,吹气之后松开鼻子;吹气时间为1秒钟;一共实施2次,之后继续进行胸部按压。


  • 关键词
  • 地铁猝死事件
  • 地铁猝死
  • 猝死应对
  • 安全报告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木槿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