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人身安全 > 劳动安全 > 正文

男子被30人诉至法庭 牵出4000万非法集资案


  • 要闻
  • 2016-05-26 17:19:30
  • 来源:绍兴晚报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2448
  • 要闻
  • 收录
导语:因欠钱不还,41岁的董某被30多位绍兴新昌市民同时告上法庭。一个高达4000多万元的非法集资案由此牵出。

因欠钱不还,41岁的董某被30多位绍兴新昌市民同时告上法庭。一个高达4000多万元的非法集资案由此牵出。近日,新昌人董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移送至新昌县人民检察院。

2015年,因为欠钱不还,董某被新昌30多位市民一起起诉至法院,法院在调查后发现董某所谓的“借钱”“投资”方式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嫌疑。

案件很快被移交给新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调查。

经侦大队民警调查后发现,住豪宅,开豪车的董某表面上是一个贸易公司的老总,但事实上这家公司是一个“空壳公司”,平常几乎没有经营活动。但从2010年以后,董某却显得异常忙碌,每天有不同的饭局,和不同的人见面,这些人很多都成了董某口中某个经营项目的投资人。

办案民警发现董某案件中牵涉的人远远不止30多人,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受害人浮出水面。

“目前我们初步查实了100多名受害人,涉案金额4000多万元。”新昌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介绍,这是最近几年来新昌警方破获的涉案金额最多的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和其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一样,董某的杀手锏无非就是“高利息”。

虽然董某没有正当职业,但他口才非凡,常常吹嘘自己承包了不少政府投资的大项目,效益可观。好口才加上出手阔绰,有时候董某通过某个饭局就能让人主动借钱给他,他则许诺以高额的利息。民警介绍,董某给出的利息高出银行数倍,有时候月息就高达2~5个点。

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董某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他是个能量很大的人,一些市民甚至借钱去董某那“投资”。

以新昌市民毛某为例,他是个体户,一开始他借给董某100万,如愿拿到了利息,之后,他增加本金,陆续借给毛某600多万元。董某案发后,毛某损失惨重。

借的钱越多,董某需要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他的方式就是从张三处借钱然后还李四的利息,又从王五借钱还张三的利息。”民警介绍,为了支付高昂的利息,董某还去银行办了8张信用卡,想借银行的钱补缺口。

最后董某的资金链断裂。至案发,董某已经欠款4000多万元。

非法集资的形式多样,隐蔽性和欺骗性越来越强,如何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本安全网建议:

一、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提高识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二、正确识别非法集资活动,主要看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以及其从事的集资活动是否获得相关的批准;是否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是否承诺回报,非法集资行为一般具有许诺一定比例集资回报的特点;是否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性质。

三、增强理性投资意识。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不规范的经济活动更是蕴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定要增强理性投资意识,依法保护自身权益。

四、增强参与非法集资风险自担意识。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投入非法集资的资金及相关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因此,当一些单位或个人以高额投资回报兜售高息存款、股票、债券、基金和开发项目时,一定要认真识别,谨慎投资


  • 关键词
  • 非法集资
  • 诈骗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木槿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