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军(化名),住的是千万豪宅,坐的是百万豪车,身价起码过亿。但对于这个66岁的杭州男人来说,这一切都已是浮云。因为他双眼几近失明,看什么都只是个轮廓;双肾功能衰竭,只能靠一周三次血透来维持性命。而将他的生活从天堂拉向地狱的,正是大家都很熟悉却不够重视的糖尿病。
当年下海经商的人
形成了一波就诊高峰
日前,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世界糖尿病报告》,指出世界各地的糖尿病患者都在不断增加,截至2014年,全球约有4.22亿人患有糖尿病,而在1980年这一数据为1.08亿,增加了3倍。
中国的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报告指出中国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成年人口总数的1/10,比1980年时增加了5倍,预计将在2040年增至1.5亿人。更可怕的是,约有5亿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极高。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不断增加,且在1980年之后增长速度飞快?浙江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倪海祥教授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就中国来说,这是有特殊国情的。”
1978年,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条件好了在吃的方面自然不能亏待了自己,鸡、鸭、鱼、肉等荤菜陆续代替了青菜、萝卜等蔬菜,成为大家餐桌上的主角。然而,健康的身体讲究的是吃动两平衡,现在大家吃得多了,动却没有增加,甚至还有减少,没有被及时消耗掉的能量聚集在身体里面,久而久之身体的正常代谢平衡就被打破,糖尿病就是最常见的代谢问题。
“1995年出现的这一波就诊高峰,正好就是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而这拨先富起来的人大部分都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拨下海经商的人。”倪海祥教授对钱报记者说。
他还记得那时候的门诊当中,经常能碰到大腹便便、手提大哥大的大款,都是些天天在外面应酬谈生意的人。他们点菜要讲排场,一桌子的大鱼大肉;喝酒讲究“感情深一口闷”,喝起来都跟喝水一样;烟酒是不分家的,手上的“烟火”自然是不能断的。所以查起糖尿病来是一查一个准。
身价上亿的大款
因糖尿病失明、肾衰竭
崔军是倪海祥教授接诊过的大款糖尿病患者之一。
在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是“稀有动物”,我是拼尽全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机关单位工作。改革开放的浪潮兴起了一股经商风,身边有好多人陆续下海经商,于是,耐不住寂寞的我也辞掉稳定的工作做起了生意。
我最初做生意的地方是杭州陶瓷品市场,在陶瓷品市场活跃了五六年之后,我掘到了第一桶金,不再满足于原来的那点小生意,正好,20世纪90年代时,国内的房地产市场有了起色,我也趁势转行进入其中,从此,生活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除了我自己要宴请相关的客户之外,好多有求于我的人还排着队要请我吃饭,人家是一天吃三顿,我是一天吃几顿都搞不清楚了,感觉自己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吃饭。
我经常一顿要喝一斤白酒,最多的时候一口气吃了4只螃蟹,每天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就是抽烟、喝酒、吃肉。久而久之,人是越来越胖,肚子越来越大。
记得是临近2000年的时候,空腹血糖已经飙到了正常上限的4倍。医生让我要改变生活方式,不然出现并发症就麻烦了。我当时竟还不信,照样胡吃海喝,降糖药也没有好好吃,结果就成了现在这样。
前年的时候,我先是眼睛看不清楚,更糟糕的是,几个月后,胸闷、脚肿、小便拉不出,一检查肾功能衰竭了。我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是“花钱换肾”,可医生说,我的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因为基础疾病在,即使换了肾效果也不好,再加上换肾后得用的一些药还容易使血糖升高,显然换肾这条路走不通。最后,就剩下定期做血透来维持生命。
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但积极适当的干预措施能明显减少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尤其在病程早期干预治疗效果甚佳。
2.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根据是否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标志,将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或称单纯型或背景型),而将有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称为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2)与糖尿病相关的葡萄膜炎 大致上有以下4种情况:①与糖尿病本身相关的葡萄膜炎;②感染性葡萄膜炎,糖尿病患者发生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机会较正常人明显增加;③伴有一些特定的葡萄膜炎类型,但二者是偶然的巧合,抑或是有内在的联系;④内眼手术后的感染性眼内炎或无菌性眼内炎。多发生于中年人和老年人糖尿病患者。
(3)糖尿病性白内障 发生在血糖没有很好控制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多为双眼发病,发展迅速,甚至可于数天、数周或数月内发展为完全混浊。
4.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大血管并发症,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死亡风险比非糖尿患者群高3~5倍。其病理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糖、高收缩压、高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均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5.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是指由糖尿病所引起的颅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据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有20%~40%会发生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萎缩等,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6.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慢性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神经病变,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很高,部分患者在新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经存在周围神经病变了,遗憾的是在治疗上,尤其是在根治糖尿病神经病变方面相当困难,所以其重点还在于预防其发生和控制发展。
因此佰佰安全网提醒您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要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