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6日开始,北京市开始全面动用罚款方式向中国式过马路说不,行人闯红灯将被罚款10元,非机动车闯红灯罚款20元,且均为当场处罚。交管部门表示,目前,罚款方式先针对不听劝阻、带头硬闯红灯的骑车人和行人。
4月8日,北京市交管局宣布正式治理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经过一个月的“缓冲期”后,今天北京交管部门开始对闯红灯“动真格儿”。下午三点,在北京市西四环五棵松路口,两名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不仅闯红灯而且还斜穿马路。他们被现场执勤的交警拦下。这两位男青年由于认错态度比较诚恳,并没有被罚款。但是据这位交警介绍,今天已经开出了对行人闯红灯的罚单。
记者:“今天开罚单了吗?”
交警:“罚了,有难度,行人不像车,可以插卡刷违章,他过来后不能强拦,能劝要劝一下,实在不听再处罚。”
记者:“您觉得今天加强措施以后,闯红灯的现象少了吗?”
交警:一目了然啊,您看现在不都在路口等着吗?”
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部分行人还是遵守交通规划,耐心地等红灯。不少市民对闯红灯罚款这项措施也表示了理解。
行人:“挺好的,应该这样,要不然行人过马路汽车左转右转的也危险。”
记者:“您闯过红灯吗?”
行人:“我也闯过。”
记者:”如果闯红灯被罚款接受吗?”
行人:“接受,做错事了嘛。”
虽然全面开罚“行人闯红灯”,对“中国式过马路”起到了抑制作用,但仅仅依靠罚款并不是治本之举。
北京市交管部门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社会宣传和严格路面管理等方面入手,对150个示范路口的信号灯配时进行了全面排查,优化调整配时不科学问题,确保行人的安全通行。下一步,交管部门还将采取宣传管理相结合、教育处罚两手抓的模式,继续加大对行人及非机动车的管理整顿力度。
中国式过马路治理遭窘境 根治需跳出一阵风怪圈
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的处罚规定早已有之,但在“法不责众”的惯性下,此前几乎形同虚设。而从目前各地集中整治的效果看,运动式的整治也...[详细]
盘点各地中国式过马路的惩罚措施
中国式过马路违反了交通法规,无论是谁,只要违反了法律,就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处罚额度相对较轻,多...[详细]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褒贬不一 南京7天千人被罚
在整治地一周时间里,南京市共有2900余名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因闯红灯等行为受到处罚。其中,非机动车闯红灯270人,非机动车在快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