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瑞士宝盛银行分析师吕提曼认为,中国股市新实施的熔断机制5%和7%的触发线过低,会对市场造成损害。
外媒:熔断机制触发线过低 中国股市仍有吸引力
据德国之声中文网1月4日报道,瑞士宝盛银行新兴市场战略研究部的分析师海因茨-吕提曼认为,2015年7月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减持禁令即将于本周五到期,这是1月4日沪深股市下跌7% 的重要原因。当日,两市暂停交易至收市。
吕提曼同时指出,中国股市新实施的熔断机制5%和7%的触发线过低。他举例美国标普500实施7%、13%和20%的三道槛。吕提曼认为,触发线过低,会限制市场的流动性,对市场有损害。“投资者希望出售股票的时候,也应当可以出售手中的股票。”
援引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的观点,认为熔断机制触发应当进一步放大到10%之上。吕提曼对这样的调整表示赞同。
吕提曼表示,熔断机制在纽约、伦敦、德国、新加坡、日本和韩国股市均有实施,的确可以起到防止人为错误和程序错误及闪电崩盘的作用。
不过,在问及去年中国股市震荡中政府有争议的干预措施时,吕提曼也表示,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要扭转市场走向是不可能的,中国政府的能力也有局限。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易宪容则认为,无论是10%的涨停板、跌停板,还是熔断机制,总体来讲会让供求关系不是按市场规律在变化。“不要这些东西更好。”
吕提曼认为,新年第一个交易日的下跌会对市场心理造成打击,他预计第一季度将会有很少买家进入股市。不过,他认为,与其他新兴国家的股市相比,对中国股市的评价偏低,中国股市仍有吸引力。
安全网新闻加点料:
股市调整下跌主因有四:
一是人民币海外汇率再次大幅贬值走低,引发资本外逃担忧;
二是监管层对保险举牌资金来源和杠杆的关注言论,使得投资人担心险资入市资金可能存在回撤风险;
三是元旦假期传出大银行跨年度结算中出现资金缺口,央行大额清算系统延迟关闭,年前市场对于资金面过度乐观的判断或许面临修正风险;
四是解禁大限到期和股市熔断机制实施,引起市场避险观望情绪。他强调,目前股市不存在股灾再次发生的问题和风险,调整属于正常健康、理性的范围,股市也将在调整中完成风格的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