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北京首个雾霾红色预警你准备好了吗?

2015年12月8日凌晨,北京,空气重污染卷土重来,红色预警应声而至。浓重的雾霾和极低的能见度依然没有阻止人们的步伐,大批游客口罩捂鼻,带着孩子赶来天安门广场前等看升旗仪式。北京市应急办于昨天18时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北京的天刚蓝了两天,就又重度雾霾了。继2015年12月5日提前30多小时发布空气污染橙色预警之后,7日18时,北京市应急办将这一预警提高到红色级别,全市于8日7时至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是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红色预警没启动的时候,很多人追问什么时候能启动;当它真的来了,又觉得好像对自己没多大用。毕竟,雾霾就在那里,而我们就在霾里。我们该如何面对雾霾?本安全网为您解析。
直击雾霾预警的24小时
7日0时:橙色预警
12月5日下午17时,北京市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预计从7日开始,北京将出现新一轮空气重污染过程,未来三天将持续重度污染。尤其是8日和9日,将出现污染峰值,空气质量较差。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规定,从7日0时至9日24时,全市实施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措施,停止土石方、建筑拆除、混凝土浇筑、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喷涂粉刷等施工作业,建议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
上周,京津冀鲁四地已经历了2015年以来最严重的一轮空气重污染。11月27日14时,北京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29日上午10时升级为橙色预警,12月1日解除,共持续了106个小时(4天零10个小时)。
对于此次雾霾,戴先生跟朋友吐槽,与其看政府如何打赢这场空气质量“保卫战”,还不如幻想着何时能等风来。
7日是周一,一大早,戴先生带着新型防雾霾口罩,骑着电动车,送裹得严严实实的儿子去学校。在雾霾中穿梭的戴先生难以喘气。到了学校,家长被通知,今日下午3时放学,儿子欢呼雀跃,戴先生一边无奈的应着,一边盘算着该如何快速处理好手头的工作能赶来接儿子放学。
7日18时:红色预警
下午18时,忙着准备晚餐的戴先生收到新闻推送,打开手机的戴先生眉头一紧,消息显示,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预警,即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史上第一个关于雾霾的红色预警出现了!
官方指出,按照2015年3月北京最新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红色预警由市应急办提前24小时组织发布,而本次红色预警是在橙色预警基础上升级的,符合了预案规定。实际情况也是,时间越临近,空气质量预测才越准确。
根据对未来三天空气质量形势分析研判,预测本次重污染过程将持续到10日中午,10日午后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原来预测9日晚间可转好的污染天气,又延至10日午后方可转好。这样从7日0时起至10日中午,一共84个小时,已超过72小时(3天),符合红色预警启动条件。
7日的晚上,戴先生的朋友圈无一例外的都是关于雾霾的各种状态。而对于雾霾爆表、污染指数上千、逃离北京,都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
临睡前,戴先生收到老师发在家长圈的消息,学校停课三天。他在朋友圈写道:阳光,净气,已经远离,生存权就要被剥夺。
8日0时:六级严重污染
12月6日一百多位各国领导人在巴黎出席了气候变化大会,戴先生对期间一条新闻标题记忆深刻——减少排放 多运动少吃肉。对于穹顶之下的事,是需要长久的治理。
8日0时,北京南部150公里之外的保定、衡水等市空气质量已达六级严重污染水平。保定市启动了12月份空气质量保障“超长冲刺”,实施比红色预警更加严格的保障措施,预计全市将有超过2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停产、限产,近1200处施工工地停工。
戴先生打开朋友圈,带着嫉妒的心情点赞了一位朋友所发的感慨:“我家在延庆,挂着北京的名,生活水平却大大不同。从小到大都说要去市里,没有一个认为自己属于这环境优美的落后郊区。然而只有当雾霾来临时,我才明白什么叫做庆幸。”
气象部门指出,今明两日,本次雾霾天气过程将进入最强时段,糟糕的能见度已经导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多地部分高速路段封闭,对交通出行影响较为严重。
8日早上,戴先生无心理会朋友圈里“每个人的肺里,都有一块砖”的调侃,喝下一碗妻子给家人做的银耳雪梨羹,嘱咐儿子待在有净化器的房间,然后开车出门了。路上,口罩憋气,前方模糊,戴先生下意识喷了两次玻璃水,总以为是玻璃脏。
办完事回来的时候,戴先生看见儿子扒在窗台上,手指天空咦咦叫着,顺他手指望去,一只喜鹊飞过,转而消失在深沉的灰色里,孩子放下了手,眼睛却没有离开天空。
七问北京首发雾霾红色预警
2015年12月7日晚,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办)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全市从12月8日7时至10日12时启动最高预警等级。这是北京自2013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以来首次启动红色预警。为何上次指数爆表没启动红色预警,这次AQI200多就预警了?红色预警下,各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还有哪些顶风作案?单双号限行如何执行?市民生活出行将有何影响?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进行解答,下面,本安全网为您分享。
一问:为何要启动红色预警?
北京市应急办介绍,目前,华北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空气污染。北京天气静稳,冷空气减弱,湿度增大,温度回升逆温增强,空气质量维持在重度污染水平。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最新监测预报,空气重污染将持续到10日,10日午后受冷空气影响,空气质量开始逐步好转。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要求,将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提升为红色。
环保部门介绍,虽然应急措施不能完全消除污染过程,但能有效降低污染峰值,起到削峰的作用。
2014年,北京共启动18次空气重污染应急预警,共30天,其中蓝色预警11次11天、黄色预警5次10天、橙色预警两次9天,红色预警未启动。
二问:红色预警包括哪些措施?
据介绍,红色预警包括强制应急与建议性应急两大类。
强制性应急包括:
1、全市范围内依法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汽车除外),其中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公共交通运营部门延长运营时间,加大运输保障力度。
2、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
3、施工工地停止室外施工作业。
4、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以上清扫保洁,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5、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和露天烧烤等。
建议性应急措施包括:
1、中小学、幼儿园停课;企事业单位根据空气重污染情况可实行弹性工作制。
2、原则上停止大型露天活动等。
三问:为何上次指数爆表没红色预警?
月初,北京刚刚经历一次重度雾霾,一些地方空气污染“爆表”,空气质量指数(AQI)突破500,但北京只启动了橙色预警,而7日,为何启动了更为严格的红色预警?
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北京市今年3月修订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对预警等级启动的条件做了改动,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去除了污染程度,只考虑持续时间。按照预案,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以上才发布“红色预警”,而上次重污染过程还没达到“红色预警”条件。此次,北京市应急办介绍,预测重污染持续时间可能达到3天以上,因此按预案启动红色预警。
张大伟也表示,预警以预测为基础,与气象预报类似,空气质量预测与现实难免存在出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已改版3次,经过这次空气重污染过程,有可能未来会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四问:如何保障个人健康?
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建议,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避免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户外活动可适当采取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呼吸类疾病的医疗保障和应急值守工作。
五问:红色预警下,还有哪些顶风作案?
7日,北京市区各部门组成督察组,对全市落实预案情况进行检查。截至7日16时,共检查固定污染源单位438家,发现环境违法行为14起,包括土石方工地未停工、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已移送有关部门。检查车辆3万辆、加油站106座,查处排放超标车辆24辆,其中,本市超标车17辆、外埠超标车7辆。北京市交管局检查10个区190个单位的公务车停驶情况,发现5辆违反限行规定。北京市城管执法局检查工地687个、渣土车184辆次,查处露天焚烧12起、露天烧烤9起、无照经营燃煤4起。
六问:停课后学生如何学习?
北京市教委7日晚发布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红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停课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应按照“停课不停学”的原则,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提出合理化学习建议。如遇特殊情况,学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及周边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报区教委同意后实施。停课期间,教师要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利用北京数字学校网络平台和数字化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七问:如何保障百姓出行?
记者7日晚从北京市交管部门了解到,按照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应急措施要求,北京市将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措施。同时,暂停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尾号轮换措施。
北京市公安交管局负责人说,已经按照单双号限行的要求,对全市电子监控系统进行了相应调整,8日起将启动高等级上勤方案,增派警力加强对于违反单双号限行规定的车辆的路面执法力度,同时将充分利用电视监控设备,及时发现违规上路车辆及公务用车,并布控拦截处罚。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北京市实施单双号限行后,预计公共交通增加客流200万人次,目前已启动应急预案应对客流增加。据介绍,公交运输企业将调整运营调度方案,全日增加2.1万至2.5万运营车次,安排备班运力不少于150辆,并加强公交场站、换乘枢纽秩序保障。在重点线路、微循环线路安排备班运力不少于总数的10%。
面对雾霾红色预警 你准备好了吗?
北京出台应急预案已形成稳定的政策安排,将之制度化并严格推进,就迈开了治理雾霾的坚实步伐。治理雾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上下一心,严格执行既有制度,效果就能越来越明显。
北京市应急办于昨天18时发布,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级由橙色提升为红色,全市于12月8日7时至12月10日12时将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这是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空气重污染卷土重来,红色预警应声而至,这是对《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的具体落实,更是基于对污染天气的准确预测与掌控。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职能部门已预测,从7日开始,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将连续三天维持五级重度污染水平。根据《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当预测空气重污染将持续3天(72小时)以上,就要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雾霾预警级别分为黄色、橙色、红色三个级别,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能启动红色级别。由于这是北京首次启动红色预警,自然备受多方关注。打量“首次”二字,既说明空气污染已经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否则不会启动红色预警,也应该看到,启动红色预警不是闹着玩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应启动红色预警,更应该严格执行相关方案。
一是责任主体要严格履行减排责任。按照红色预警的一些强制性应急措施,全市范围内依法实施机动车单双号行驶(纯电动车除外),其中本市公务用车在单双号行驶的基础上,再停驶车辆总数的30%;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混凝土罐车、砂石运输车等重型车辆禁止上路行驶。无论停驶机动车还是严禁渣土车上路,都是硬性规定,身为相关责任主体,有义务不折不扣执行应急预案。
一定程度上说,预案执行如何,直接决定着预案效果如何。根据环保部解析,就北京而言,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以本地排放贡献为主,其中机动车排放贡献占比较大,因此拿机动车开刀,名正言顺。而且公车要发挥率先垂范的作用,无疑更能带动普通居民停开机动车。
二是监督主体要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为了更好地执行预案,还需要明确监督主体。12月5日17时,北京市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时,各区、各单位已全面动员,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实施最严格执法,应对此次重污染过程。如今发布红色预警,更需要各区、各单位全力以赴,最严格执法。有了最严格执法,最严厉处罚,应急预案才能最大程度释放效果。
应对重度污染,除了执法,更需要公民加强自我保护。多一些健康防护措施,就少一些风险。北京市教委已下发通知,严格执行红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中小学、幼儿园、少年宫及校外教育机构停课。令行禁止,毫不延宕,这对应急预案负责,更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负责。如果多一些这样的雷厉风行,使政令更加畅通,治霾就更有保证。应对雾霾、治理雾霾,政府当然需要承担主导责任,普通居民也不能袖手旁观。
日前环保部要求,按空气质量预报结果上限确定预警级别,做好应急响应,并根据预警情况及时调整响应级别,“对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责任”。如果出台了相关规定却不落实,规定就形同空文。从黄色预警到橙色预警,再到红色预警,北京出台应急预案已形成稳定的制度安排,将之制度化并严格推进,就迈开了治理雾霾的坚实一步。治理雾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上下一心,严格执行既有制度,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责任编辑:杨赓



- 关键词
- 北京雾霾
- 雾霾
- 空气污染
- 雾都北京
相关阅读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