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气象部门称双台风莲花,灿鸿相继逼近东南沿海,莲花已经给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稍晚就到的灿鸿将会在浙闽一带登陆,强度或许更强。那们,作为普通市民,该怎样应对双台风呢?下面佰佰安全网给大家分享一些居家双台风应对安全常识。
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居民楼楼房坍塌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今天,佰佰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楼房坍塌时的逃生自救常识,希望能帮大家在遇到危情时自救。
每年都会有不同的地方发生地震,地震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可怕。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家庭防震的几个小细节,希望能帮助地震时正在家里活动的朋友们。
房屋坍塌本来就是一件危险性很大的事,更何况是高层房屋,因此,大家都有必要学习一下,在面临高层居民楼坍塌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以减少生命伤亡。
20世纪20年代中国和日本都受到了强烈地震影响和巨大损失。90多年后5·12汶川地震与3·11东日本地震充分体现了2国近1个世纪的发展路线。同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中日两国在面对地震频发的环境下有着怎样的发展道路呢?佰佰小编就为大家对比一下
地震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地质灾害,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目前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预防。地震发生后带来的破坏难以想象,因此,做好地震预防显得尤为重要,食物、水等都是地震后最需要的。
提到防震抗震这方面,不得不说,日本拥有绝对的发言权。他们在应对地震灾难的前期准备堪称一绝,准备工作绝对到位,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日本人用于防震抗震的准备物品有哪些吧!
中国和日本都出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震活动频繁且多发破坏力极大的严重地震灾难。最近百年间排名世界前10的大地震有6次发生在中国和日本。其中4起非常具有代表性:1920年中国海原大地震与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
大地震的到来,我们无可阻挡,很多人因为在家里或其它建筑物里逃生不及时,而被压埋,那么,对于被困在倒塌房屋里的亲人或朋友,我们该怎么办?在找寻救助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地震后,大量房屋建筑顷刻间倒塌,很多人在家中来不及逃出而导致被倒塌或掉下的房屋断裂物压埋或砸伤,佰佰提醒,已经逃出的朋友,在搬运伤员时应注意:伤员宜躺不宜坐,昏迷伤员应侧卧或头侧位,要严密观察伤员神情;要保护颈椎、脊柱和骨盆,以防加重伤情。
人们常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不可预知的地震灾害时,濒临死亡的恐惧感已足以让人们瑟瑟发抖,但是这震后的次生灾害问题更是生命财产安全打来了直接的威胁。下面就典型的地震次生灾害泥石流而言,教大家如何自救?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国家中,频频上演着地震零伤亡的奇迹。日本人在应对地震方面,无论是从地震的前期准备工作颇有心得。下面一起来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抗震防震的吧。
地震后,会有大量的建筑物倒塌,可能很多人的生命在瞬间失去,但还有一些人,他们可能暂时被建筑物压埋,还有生存的希望。所以,这个时候,每一个幸存的人都可以成为救援者,对身边的人进行紧急救援。
地震后,很多人因为在家里休息等原因,来不及快速逃生,导致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埋,部分人在被压埋后,还有生命迹象,如果能快速被成功求援,还有生的可能。那么,地震发生后如何寻找被压埋的人?
地震灾后过后,首要的任务就是控制疫病的传播。受到饮食饮水及居住环境卫生不达标等原因的影响,灾区成为各类传染病频现的聚集区。不过这些疫病都有哪些种类?其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接下来下文为你分享。
地震后,灾区各项供应都会出现短缺现象,在所有应急供应中,最需要保证的,就是食品的充足供应,及食品营养的均衡,因为地震后当地的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如果健康饮食不能保证,就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地震往往来得突然,让人们措手不及,在逃生过程中,因为室内或室外一些家居物品堆放的不合适,或居家家具、建筑结构在装修设计时的不合理,给家中地震逃生带来了多重障碍,所以,做好家中地震预防工作很重要。
说道防震抗震工作做得最好的国家应该就算是日本了,做为世界上地震伤亡率最低的国家,日本自是在防震抗震的工作上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就其救援工作而言,将效率做到极致这一点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近日,尼泊尔地震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5月12日当地再次发生地震,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伤害,今天,佰佰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地震后被掩埋的自救方法,以备地震发生后来不及从家中逃生进行自救。
今晨,日本宫城县近海发生6.6级地震。据获悉日本本次地震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不禁让人们将之与破坏力极大的尼泊尔地震加以对比。日本做为世界上地震最低伤亡率最低的国家,这个中的低伤亡原因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近年来,国内外屡次发生地震事件,2015年5月12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再次发生7.5强烈地震。一般情况下,地震预警时间短,人们如果在家中等狭小的空间内,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伤亡率会很大。
据媒体报道,4月22日智利中南部地区的卡尔布科火山突然喷发,当地政府已开始紧急疏散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7日16时39分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发生2.9级地震。根据统计,从公元前47年至1985年的两千多年间,境内发生较大地震共250次,其中1718年该地发生历史7.5级地震,造成40000余人死亡30000余人受伤。
尼泊尔地震后,我国大批救援团队和物资将运抵灾区,帮助灾区人民生活、重建。由于经历了汶川、鲁甸等强震,中国的地震救援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有关专家也总结了诸多地震时如何自救、急救的方法。佰佰小编这里就为大家分享一下。
尼泊尔地震已经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我国一些地区也受到了损失。地震作为危害范围较广、伤害程度较大、且并无有效避免和控制方法的自然灾害,往往给灾区带来严重损失。但是只要懂得一些简单的地震自救常识与自救技巧就能有效避免地震带来的伤害。
近日发生的尼泊尔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很多家庭都因为地震变得惨不忍睹,下面,佰佰特意总结了一些地震发生后的护理急救常识,希望能帮助到正在经历地震灾害的朋友。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极大的自然灾害,比火灾、洪水什么的造成的危害大无数倍。近日,尼泊尔地震已造成至少2430人死亡,约6000人受伤,其中很多人都是因为在家里自救逃生不及时而错过活命机会。下面,佰佰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地震时家中自救逃生知识,大家了解一下。
我国山区地区每年春夏季节降水增加很可能发生泥石流灾害,加之水土流失、乱采乱伐状况严重致使泥石流灾害频发。
如今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导致一些工程在在斜坡上堆填加载、兴建住宅楼;另外一些给排水工程渗水;铁路、公路工程施工不当;以及乱采乱伐等问题都导致近年来滑坡灾害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很多地区连居民都可能面临滑坡危险。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应怎样在滑坡前后自我保护及自救呢?
前段时间,我国多地发生地震,有的朋友因为对地震应急逃生知识不了解,而在地震中身受重伤或失去生命,下面,佰佰将通过几个地震应急逃生漫画,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地震突然发生时,该如何自救逃生。
汽车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而万一我们在开车时遇到地震要怎么办呢?佰佰小编为大家解读:开车遇地震自救方案。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中杀伤力很大的一种灾害有着很多特性,地震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突发性大并且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作为近几年频发的灾害,佰佰小编在此作为第一篇宝典为大家总结。
国家旅游局近日发布了对游客的提示,希望游客们能够注意自身安全,多关注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回避灾害。
山洪突发性强、危害大、容易成为大范围灾害,每次山洪暴发轻则导致村镇城市被淹,重则造成群死群上事件,影响十分巨大。山洪暴发时的自救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总结山洪暴发时的自救方案
地震带来的灾害及其巨大损失已经在近几年被我国人民、政府所重视。而大地震前往往都有比较明显的预兆,从这些预兆中我们就能较早发现危险从而降低地震对我们造成的损失。接下来佰佰小编就来为大家盘点地震前的预兆
大自然的力量是强大的,原来面对天灾人祸我们可能无力避免,甚至它们肆虐过后我们无能为力,而随着科技力量的强大,原先令人恐惧的自然灾害逐渐被人们认识、利用。佰佰小编这里就为大家梳理一下人类利用科技力量是如何对抗地震的。
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一块块更小的砖。砖块会造成人员受伤,但是,被砖块压伤的人远比被水泥压伤的人数要少得多。所以,如果地震发生,你错过了最佳逃离时间,那你就在靠近沙发或椅子等木质物体的旁边躺下,然后蜷缩起来。
户外运动不仅是享受自然景色,挑战自身的过程,也是亲近自然体会自然的过程。但是大自然又是也会给我们很多挑战,尤其是在户外,各种自然灾害可能说来就来,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处理这类突发事件的本领,以免受自然的伤害。这里佰佰小编就为大家总结一些户外常见的自然灾害防治措施。
矿井事故经常被媒体报道,而每次矿井内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井内、井外的人员伤亡。如果能够快速鉴别矿井可能发生的火灾,便可以有效的保障自身安全。佰佰安全网总结了矿井火灾鉴别方法,希望能对有关的朋友们提供参考。
高科技预报地震,地震预警的秘诀是什么?
07/16洞穴事故如何救援 救援处置对策 洞穴救援方法
08/09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
07/13矿井突水有哪些预兆?
07/08如何防止矿井瓦斯爆炸?
07/07冒顶事故事先都有哪些征兆?
第870期富氧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氧气?
第869期新冠感染只是“小感冒”,阳过的人这样说
第868期阳康后便出门运动?别拿生命开玩笑
第867期吃酱油皮肤会变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866期吃橘子会核酸变阳性?这是什么情况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孕育一个新生命都是一件大事,对于每个女人来说,更是一个人生重要的转折点。科学进步了,我们更应该多多注意这方面的安全问题。
办公室健康危机凸显 解决它其实就这么简单!
办公室喝水没那么简单,你还需要这些“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