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先天髋关节脱位

2020-01-26 18:25:24 来源: 佰佰安全网 823人阅读
导语:

先天性的髋关节脱位可以进行石膏进行固定,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就越大。那么,什么是先天髋关节脱位呢?佰佰安全网和您一起来看一下吧!

先天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平均发生率为3.9%,女婴发病多于男婴,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都发生的比较少。那么,什么是先天髋关节脱位呢?下面就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什么是先天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C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及髋发育不全,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脱位比右侧多,单侧脱位约为双侧的1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许多病例在开始步行后有跛行时,才被发现,错过了在1岁内治疗的最好时机。

病因:

1、机械因素(45%)

臀位产时有异常屈髋的机械应力,可导致股骨头后脱位。出生时,髂骨、坐骨及耻骨仅部分融合,髋臼窝极浅,所以分娩时胎儿髋关节有很大的活动幅度,以使胎儿容易通过产道。因此,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

2、内分泌因素(25%)

韧带松弛曾被认为是重要发病因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骨盆松弛,有利于分娩,也使子宫内胎儿韧带产生相应松弛,在新生儿期较易发生股骨头脱位。

3、遗传因素(25%)

一般认为遗传和原发性胚质缺陷对发病可能起重要作用。胎儿的髋关节开始是间质性软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圆形,然后逐渐变浅,呈半圆形。若胎儿下肢置于伸直内收位,则股骨头不易置于髋臼的深处,极易脱位。

4、发病机制

出生时以关节囊松弛为主要病理改变,随着年龄增大和脱位程度加重,特别是开始行走后,可逐渐出现下列病理变化:

1)关节囊伸长,与髂骨粘连,中部狭窄呈哑铃状。

2)髋臼盂唇增厚,开始为外翻,随行走增多而成内翻,圆韧带增长变粗,横韧带肥厚,髋臼因缺乏股骨头的正常压力刺激而发育不良,变浅并呈斜坡状。

3)股骨头骨骺发育延迟,甚至发生缺血性坏死,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增大。

4)股内收肌挛缩,臀肌松弛。

5)髂骨翼处形成假臼,骨盆倾斜和代偿性脊柱侧凸。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先天髋关节脱位的一些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医疗卫生的知识。请您多多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责任编辑:王秀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