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小儿胃结块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2019-02-14 17:16:35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519人阅读
导语:

“小儿胃结块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小儿胃结块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植物性胃石由食入的各种植物种子和纤维素混合构成的,包括鞣酸、纤维素、果胶、胶质等。食生柿或黑枣易形成植物球,因生柿和黑枣中含有大量的鞣酸,与胃酸作用可变成一种黏稠的胶样物,与食入的过多的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而成,下面来看看小儿胃结块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吧?

1、植物性胃石:

柿子中含有鞣质(phlobatannin)及树胶、果胶,在胃酸作用下鞣质与蛋白质结合成鞣酸蛋白,后者与果胶、树胶及纤维素黏合在一起而形成胃柿石。高酸环境是胃石发生的条件。

山楂、黑枣等亦含有大量果胶与鞣质,常可形成胃石。南方产柿子果肉松、多汁,不易形成柿石。

残胃胃石症一般发生于残胃伴胃动力障碍者,多为植物性结石。饮食纤维成分高,术后输出口引流减少及食物咀嚼少等原因使植物的根、叶、皮在胃内与黏液凝结成结石。

2、毛石:

毛发进入胃内附着于黏膜而不易排出,反复食入,因互相交织缠绕而形成发球。

毛发石多呈J 形、U 形,表面粗糙不平,附有黏液并有腐败臭味。对胃长期刺激可发生溃疡或穿孔。

3、乳酸石:

低体重新生儿胃运动功能弱,高浓度奶可在胃内形成乳酸胃石。虫胶石常见于有吸吮虫胶酒精习惯的油漆工人,有些药物成分如碳酸钙、铋剂及一些坚硬的中药丸、造影用硫酸钡也有在胃内形成胃石的报道。

佰佰安全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胃结块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