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老人安全 > 老花眼的区别

老花眼看近处的东西不清楚,远处的则清楚很多。而白内障,无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如同眼睛蒙上了纱。如果白内障不及时治疗,病人可感到眼红、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可能引起青光眼等其他眼病,所以提醒老年人,一旦视力模糊,还是到正规医院检查一下,以免耽误病情。

老花眼是眼睛看近物时,需要通过调节改变屈光力,这种调节功能是晶状体在睫状肌的作用下,通过改变厚薄程度,使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来实现的。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逐渐硬化、睫状肌功能衰退,这种调节逐渐困难而出现近视力模糊,并有眼胀、头痛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老花眼。

老年性白内障分初发期、膨胀期(未熟期)、成熟期、过熟期。膨胀期晶状体皮质因为吸收水分而膨胀,前面的虹膜组织会被往前推,前房变浅,房水流出受阻,这时容易发生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出现患眼红痛、视力急剧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白内障的过熟期,晶状体皮质分解液化渗出到前房,会引起过敏性葡萄膜炎或晶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复视

在正常视网膜对应的前提下,一个物象落在分开过大的视网膜非对应点上,不能形成双眼单视,而将一个物体看成两个。支配眼球转动的六条肌肉中只要有一条或几条发炎、外伤或神经障碍,双眼肌肉动作就不协调,如右外直肌收缩了,而左内直肌收缩慢了一点或收缩力量不够,眼球的转动就会受到限制,或使眼球偏向一侧,形成斜视,这时看东西就会特别费劲;或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两个,造成视物双影,即复视。

复视的原因很多,大抵是眼睛的外眼肌无力或麻痹所引起,而外眼肌是由脑神经所控制,所以脑神经或大脑本身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复视。

复视产生的原理是一只眼睛的影像落在黄斑部的凹,而另一眼的影像却不落在凹上。落在凹上的影像永远比不落在中央凹上的影像清晰,于是形成两个影像。

一般来说,正常五米以外的物体,要看的时候,能在眼球视网膜的黄斑部准确清晰地成一个物像,看得非常清楚,这就是一个正常眼睛;而如果这个物体的像非常模糊,像落到你视网膜的前面,东西发虚,这个就是聚焦的问题,聚焦在网膜前就是近视。近视的特点就是,只要你再往前凑一凑,越近就越清楚,越远越不清楚,所以才被称为近视眼。

近视眼也有分类,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目前在临床上,把它通俗地分为单纯性近视(屈光性近视),也称学校性近视,这一部分如今在国际上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长,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也称这些孩子叫“眼镜娃”,小小的孩子,托儿所、幼儿园,一年级、二年级就开始戴小眼镜,发生率逐年增高,这就是单纯性近视。

45岁左右的人,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老花眼。

老花眼最常见的表现就是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看不清,而且逐年加重。老花眼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而有相当一部分人,年轻时视力好,到了有老花眼的年龄时不单是看近不清楚,看远处也会觉得模糊,看的时间久了还会感觉到眼睛酸胀、疼痛,甚至头痛,这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有老年性散光存在。

对于老年性散光大家知道的可能就不太多了,但它却是老眼昏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老年人上眼皮变得松弛,减少了对眼睛角膜(俗称黑眼球)垂直方向的压迫力,使之变得相对平坦,弧度变小,角膜水平方向的弧度随之变得相对较大,使黑眼球不再是一个正圆球形。这样一来,进入眼睛的平行光线经过角膜和眼后部的屈光介质之后不能聚成一点,而只能成一线,引起视物重影、视力下降、视觉疲劳等症状,这就是所谓老年性散光,又称为老年逆规性散光。

人上了年纪容易花眼,但也有例外。特别是老花和远视在表现上比较相似,有时候就会被老人混淆。

老花眼和远视眼一样,都是近处东西看不清楚,需要佩戴凸透镜帮助矫正。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老花眼是人体衰老出现的自然生理现象,而远视属于屈光不正,是一种病理现象。

老花眼是中老年才会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大概45岁以后开始;而远视在任何年龄的人身上都可能发生。

老花眼看近不清晰,但看远一般是正常的,佩戴眼镜主要是为了矫正视近力,看远的时候不需要戴眼镜;远视眼的视近、视远能力都有缺陷,轻度远视可以通过睫状肌的调节来弥补,即使不戴眼镜看近看远都正常,但重度远视超出了眼睛的调节能力,就需要佩戴眼镜来同时矫正视近力、视远力了。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