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暴力伤医事件

暴力伤医是医患信任解体导致医患关系恶化,从而引起暴力伤医事件。究极原因是畸形的医药养医体制,将医生逼进“不仁不义”之地。

“国外的医生靠技术吃饭,国内的医生靠卖药吃饭。”钟南山院士的一句话道出国内医院的盈利模式。在市民高呼“药价高,看不起病”的当下,医院既要作公益,又要面临如何生存。

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务人员躯体受到攻击、造成明显伤害的事件逐年增加,绝大多数人曾遭到过谩骂、威胁。医患暴力冲突加剧,反映了医患之间的“代理困境”。

从理论上,医生是患者的利益代理人,患者之所以愿意把生命健康托付给医生,是因为相信医生会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但是现行的医疗体制下,医患信任十分脆弱。多数患者认为医生受利益驱动,存在过度治疗行为。一旦发生医疗差错或者意外,甚至很小的一点语言冲突,医患之间的信任就会解体,进而演变成暴力事件。

暴力伤医事件的预防措施

1、切实加强安全预警防范

各地市的医疗机构,部属、省属医药院校驻穗附属医院,要协同当地公安部门设立警务室或(和)警车,所有医疗场所要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和报警装置,要建立中心监控室,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控。要健全保卫制度,配齐安保人员,提高防恐防爆能力。要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全员行动,一旦发现情绪异常人员立即报警、迅速隔离、就地制服。要加强医警联动,及时迅速果断处置涉医突发事件以及暴力伤医案件,严密防范重大伤医案件和群体性涉医事件的发生。

2、严厉打击暴力伤医行为

始终保持打击涉医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对医疗场所暴力伤医行为“零容忍”,发生一起打击一起,从严从重处置,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绝不姑息。

处理暴力伤医事件的技巧

一些纠纷在现场燃起“战火”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并在现场引起围观,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病人的打抱不平。这时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矛盾双方分开,以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可让患者离开现场,或请病人到办公室坐下商谈,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使病人逐渐息怒。

对于病人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就诊不方便引起的不满,在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时,表示理解和赞同,这时病人的愤怒往往有所下降,我们代表院方向病人表示歉意,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必要时由当事人当面向病人赔礼道歉。

对于医院没有过失,只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造成的纠纷,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有关医学知识、诊疗的风险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副作用的预防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使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司法实践中,对暴力伤医的行为人,公安机关多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虽然《刑法》规定了扰乱社会秩序罪,但是针对暴力伤医或职业“医闹”等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很少适用,威慑力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安机关把医院列为内勤管理单位,没有将其列为公共场所加以保护,而事实上医院与学校、商场、车站、码头、公园等处都是公共场所,对扰乱医院诊疗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定性为扰乱公共秩序行为追究责任。为有效遏制暴力伤医、暴力杀医案件的急速上升,建议在《刑法》修正案中,将暴力伤医行为纳入第6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1节扰乱公共秩序罪;将暴力杀医行为按照《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论处。

其次,需建立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公安机关应及时依法打击治理暴力伤医行为。医院设计要考虑安全因素,将接诊区和候诊区分开,病房区要相对隔离,严格执行探视时间,增设监控探头,建立完备的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等。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