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医疗卫生 > 腰椎穿刺

腰椎穿刺是一种神经科的检查方法,在背后腰部脊椎的地方用穿刺针取出来脑脊液或者是注射药物,来了解颅内压以及脑脊液的具体情况,这样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是非常有帮助的。腰椎穿刺适用于脑膜炎、脑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脑膜瘤、颅内压异常等等。

操作方法是病人弯曲侧卧床上,双手抱膝,使腰椎后凸、椎间隙增宽。局部常规消毒,浸润麻醉后,穿刺。一般刺入4~5cm即有阻力,感觉阻力突然降低,以后拔出针芯,转动针尾即可见脑脊液滴出。按着不同目的与具体情况放取脑脊液。然后插上针芯,拔出穿刺针,用消毒纱布块固定,去枕平卧4~6小时。

腰椎穿刺前应注意如局部皮肤、软组织、骨有炎症时不可穿刺;颅内明显压力增高有脑疝迹象者不能穿刺;病情危重处于休克或濒于休克者不能穿刺;有脊髓压迫症状病、脊髓功能已处于完全消失的临界状态不可穿刺。穿刺术后预防头痛、脑疝形成和感染的发生。

腰椎穿刺最常见的后遗症就是疼痛,因为穿刺进入到蛛网膜下腔,抽取脑脊液,病人的脑脊液循环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穿刺之后应该叮嘱患者平卧位,去枕平卧达到6个小时,增加饮食营养,适当的补充液体,保持血压的稳定。

另外,穿刺之后也容易并发局部血肿的形成,严重的情况下病人还会表现为下肢的疼痛、麻木,甚至活动受限,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截瘫。如果操作不当,还会出现局部的感染,所以在穿刺之前要进行评估,有凝血机制障碍或者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患者禁忌进行穿刺,并且留血标本要及时进行送检,化验相关的常规、生化或者细菌学的检查。

同时,做腰椎穿刺的时候患者不能乱动也不能咳嗽,不然很容易误伤组织,患者的手也不能碰背部的单子避免感染,如果在过程中出现不适头疼。恶心护着是胸闷气短等等,要立即告知医生,必要的时候需要停止操作。

据小编了解,任何手术都会有一定风险,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腰椎穿刺风险主要包括血性脑脊液问题,低颅内压综合征,原有脊神经根和脊笛症状的突然加重,脑疝的形成或加剧,马尾神经根损伤,术后感染,虚性脑膜炎等,详情如下:

(一)血性脑脊液问题:腰椎穿刺针误伤椎管内静脉丛所致的血性脑脊液问题,是腰椎穿刺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常由于经验不足,进针过深,误伤了椎管内的静脉丛所致。如不立即鉴别,则易与病理性血性脑脊液发生混淆。如因穿刺误伤出血常可很快地自行停止,但个别出血较多的病人,因血液刺激而出现短暂性的腰腿痛等症状,只需给予一般对症处理。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操作也较为安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脑膜炎、脑炎等颅内疾患的诊断有决定性的意义。白血病患儿为了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也需要定期腰穿并注入药物。

临床上腰穿的应用很广泛,以下情况都可能需要做腰穿: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变性、脱髓鞘疾病;

(2)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扫描阴性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用于诊断、减压和引流;

(3)某些颅内肿瘤、脊髓病变、多发性神经根病变;

(4)原因未明的昏迷、抽搐;

(5)某些疾病的椎管内注射给药;

(6)颅内感染时,需引流感染的刺激性的脑脊液;

(7)测定颅内压力,了解有无颅内压增高或减低;检查脑脊液的动力学,了解椎管内是否阻塞及其程度。

据了解,做完腰椎穿刺之后日常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相应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详情如下:

1、体位:嘱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不可抬高头部,以防穿刺后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术后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多饮水,协助生活护理。

2、病情观察:观察有无头痛,腰痛,有无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

3、防感染: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及渗血。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穿刺后注意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警惕脑疝发生。穿刺时放脑脊液不宜过多,穿刺后须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静脉输入甘露醇生再进行腰椎穿刺术。

4、穿刺针头过粗或起床活动过早,会使脑脊液自硬膜穿孔处外漏而引起颅内压综合征,表现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会头晕、恶心呕吐,应采取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