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的药物原理
据专家介绍,治疗抑郁症的西药有西酞普兰、氟伏沙明、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文拉法辛、曲唑酮、米氮平、路优泰、黛力新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抑郁症或抑郁状态时,主要通过抑制脑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再摄取;抑制单胺氧化酶(MAO);减少5-HT、NE的氧化脱胺降解,从而使脑内5-HT、NE含量增加,促进突触传递而发挥作用。
目前西医西药治疗该抑郁症主要采取抗郁剂治疗。抗郁剂种类较多,新型的抗抑郁药主要有:增强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的抗抑郁药,如麦普替林、米安舍林等;增强5-羟色胺(5-HT)功能的药物,如西酞普兰、氟西汀等;增强NE及5-HT,功能的药物,如氯米帕明、丙咪啧等等。但抗抑郁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麦普替林会增加癫痛发作,过量服用时危险性大,皮疹发生率高;氯米帕明引起不良反应涉及面广,程度重,患者对其耐受性及依从性差;而第四代SSRI新型抗郁剂药物价格又比较昂贵、毒副作用也很难避免,所以专家建议最好是少用或者不用为妙。
抗抑郁药主要通过提高中枢单胺递质功能或降低受体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根据化学结构以及作用机制不同,抗抑郁药可分以下六类:
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NA再摄取抑制剂 (NARIs)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双重抑制剂 (SNRIs)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 (NaSSAs)
其他
1.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s)-------------代表药丙咪嗪,氯米帕明
作为经典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由于对心脏的毒性大,常使患者难以接受。此类药物对内因性抑郁效果较好,尤其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悲观厌世可获80%以上的疗效。常用药物有丙咪嗪,氯米帕明、多塞平、阿米替平等。
1、三环类抗抑郁药
为目前较常用抗抑郁药,主要有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氯丙咪嗪、去甲丙咪嗪等。其药理作用与阻断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及5-羟色胺再摄取有关,可抑制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提高受体部位递质浓度,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2、二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
以麦普替林为代表,其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类似。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又分为可逆性和非可逆性两种,可逆性以吗氯贝胺为代表,非可逆性以苯乙肼为代表,由于该类药毒性较大,现已少用。其药理作用为抑制单胺氧化酶,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及多巴胺的降解,使脑内儿茶酚胺含量升高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4、5-羟色胺再摄取阻断抗抑郁药物(SSRIs)类药物
1,喜太乐
喜太乐适合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 喜太乐西酞普兰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对5-HT的再摄取,从而增强中枢5-羟色胺能神经的功能有关。体外试验及动物试验提示,西酞普兰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再摄取抑制剂,对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影响较小。
2,乐友
乐友同样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而乐友用药简单方便,口服治疗抑郁症,一次20mg,一日1次。治疗强迫症,开始剂量为一日20mg,依病情逐渐以每周增加10mg为阶梯递增,治疗剂量范围为一日20mg~60mg,分次口服。并且治疗疗效满意后,继续服用乐友可防止抑郁症、惊恐障碍和强迫症的复发。
治疗抑郁症药物副作用:
1、对胃会有刺激以及对免疫力的影响:长期吃抗抑郁的药物或按疗程服用会造成对胃的刺激,而且对人体的免疫力也会有影响,不过药物的副作用与抑郁症治疗的必要性是微不足道的,虽然是这样我们服用抗抑郁药物事还是要慎重。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这种药物可以使血压升高,严重时还可以表现为枕部头痛,恶心,呕吐,血压骤升,瞳孔缩小及心率不齐等。所以高血压患禁用,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禁用。患有心脏病或老年人要慎用。
3、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食欲和运动,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是这种药物可以导致患者嗜睡,口干,视物模糊,尿潴留,便秘等。所以,此类药物青光眼患者,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