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知识 > 安全百科 > 环境污染 > 海洋生态修复

海洋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的辅助作用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和持续性等进行全面有效恢复的过程,使受损的海洋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或与原来相近的结构和功能状态。

海洋生态修复有哪些措施

一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要对已经划定的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和监管,因此要对非法占用红线的围填海项目开展全面清理。

二是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区建设。

要在全面强化现有沿海各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基础上,选划和建立一批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或湿地公园,将一些亟需保护的重要滨海湿地和重要物种栖息地纳入保护范围。

三是实施滨海湿地整治修复。

要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开展滨海湿地生态损害鉴定评估、赔偿、修复技术研究,积极推进“蓝色海湾”、“南红北柳”、“生态岛礁”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支持通过存量退围还海、退养还滩、退耕还湿等方式,逐步修复已经破坏的滨海湿地。

一、缺乏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根据2018年公布的陆源入海污染源排查初步结果,全国共有9 600个陆源入海污染源,其中包括入海河流740余条、入海排污口7 500余个、排涝泄洪口1 350余个;海洋督察情况显示,江苏省陆源入海污染物占海洋污染物总量的85%以上。由此可见,引起海洋生态系统破坏和海水质量下降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陆源排污。但从已编制的涉海整治修复规划看,国家层面仅出台《全国生态岛礁工程“十三五”规划》,地方层面出台《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规划》和《海岸线整治修复3年行动方案》等,均没有很好地体现陆海统筹的理念,也没有从系统修复的角度统筹编制行政区内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已实施的海湾整治修复项目中,大部分简单地采取岸线整治和湿地恢复等措施,而没有采取陆源污染治理和海湾综合整治相结合的模式。此外,部分项目由于前期论证不足,没有形成可直接进入操作层面的实施方案,导致项目实施进展缓慢。

在海洋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在不断的转变,物种群落不断丰富,海洋生态系统结构更为复杂化,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也在由简单逐步向复杂的功能多样化实现转变。海洋生态修复对海洋生态系统维持平衡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洋生态修复也对环境保护、物种保护都有所积极的影响,对全球气候、经济发展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海洋生态修复国内外现状

生态修复在国内外的研究大约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开始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包括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中国在内,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得到了相关的关注,特别是欧美国家,在当时就已经开始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并在自然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海洋生态修复的相关研究相对而言开始的比较晚。由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的关注。我国从以往的四十多年里,对生态修复的研究中做了许多努力,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对水土荒漠化、河流等生态系统进行修复,这些经验对我国海洋生态修复的研究都有借鉴的意义。

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修复工作,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自2016年起,利用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约47亿元支持沿海18个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规划整治修复岸线270余公里,修复沙滩130余公顷,恢复滨海湿地5000余公顷。

二是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海洋部门提高认识,提出开展受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修复任务,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恢复修复和综合治理。

三是出台《关于全面建立实施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的意见》,要求沿海各省(区、市)于2017年底前划定并公布海洋生态红线,海洋生态红线面积占沿海各省(区、市)管理海域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到2020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