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食毒蘑菇根据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误食毒蘑菇后有七种表现: 肝肾损坏型 症状:大多数低毒蘑菇食后两小时内就表现出症状,但毒鹅膏出现症状较迟,发病较慢,往往容易误诊。 潜伏期(6~12小时,偶尔30小时):无不适反应。 胃肠炎型期(8~48小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易误诊。 假愈期(48~72小时):近似健康,无明显症状。易中断治疗。 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重现腹痛、带血样腹泻,肝功能异常和黄疽,肝肿大,内出血。 毒菌:毒鹅膏——包括与“白罗伞”和“黄罗伞”相似的5种,误食死亡率极高,占毒菌中毒死亡病例的90%以上。 肠胃炎症型 症状:...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下如何正确有效辨别毒蘑菇?毒蘑菇中毒事件频发,大家看见路边不知名的毒蘑菇,切记不要擅自采摘,尤其是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的蘑菇。有毒的蘑菇可以从外形、粘液、气味上分辨出来。毒蘑菇外形通常颜色比较艳丽,但是部分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看的野生蘑菇,如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毒伞等同样有毒。毒蘑菇盖中央呈突起状,菌伞常带有杂色斑点,表面有丝状物或小块的残渣或鳞片...[详情]
夏秋季是蘑菇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辨别起来非常困难,普通市民一般难以辨认。如果食用了毒蘑菇就要及时就医,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中毒后症状有哪些,以便能早日发现病情,早日治疗。 胃肠型: 潜伏期为30分钟—6小时,有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神经精神型: 潜伏期10分钟—2小时,除胃肠炎症状外,还有流涎、流泪,严重者可出现幻觉...[详情]
因误食毒蘑菇,祁阳一家三口全部住进医院,11岁的孩子小艺(化名)更是全身乌黑,心音和脉搏都听不到了,被送进省儿童医院抢救。9日,记者在省儿童医院ICU病房看到,小艺的情况仍旧很不乐观。据了解,小艺和父母住在祁阳老家,每年都会采摘味道鲜美的蘑菇来吃。这一次吃了蘑菇之后,父母和她都出现了中毒症状。因外出打工躲过一“劫”的哥哥告诉记者,当时小艺等人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现象,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小艺中毒的症状最严重,被送进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副主任医师黄娇甜告诉记者,小艺进院治疗时整个身体都是黑色的,昏迷且没有意识,诊断后发现心音和脉搏都听不到了。经过两天的...
时值夏日,正是各种野生菌生长旺季,同时也是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高发时节。近期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食品中毒的人身安全事件频发,给居民带来困扰。 日前,租住在桃源街道竹口村凤凰城附近的一家三口被一篮毒蘑菇撂倒,户主罗某因食用量大、症状重,目前仍在县第一医院ICU病房救治。来自四川的罗某带着家人一直租住在桃源街道竹口村,平时经营板材生意。8月9日,罗某的孩子在住处旁的山上采了一些蘑菇,晚上...[详情]
7月30日,从淮南潘集警方获悉,近日,淮南市潘集区一名女子因误食在野地里采摘的蘑菇中毒,幸被淮南市公安局淮舜分局潘一派出所民警及时出警送医,在救治的过程中,该女子一直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如吸食毒品后的状态,经一个多小时的救治,该女子才逐渐清醒。事后,民警了解到该女子误食的这种蘑菇名叫“迷幻蘑菇”,但是“迷幻蘑菇”与一般食物中毒不同,中毒者产生大量幻觉,大脑异常兴奋,如同吸食毒...[详情]
家住慈溪的张先生,回忆起三天前的事情,至今惊魂未定,连呼:“要好好给大家说说,千万不能馋嘴贪吃,野生蘑菇不好随便摘来吃!”...[详情]
女孩老人误食有毒蘑菇,食品安全无小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