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问:怎样识别转基因标识? 标识的标注方法: (一)转基因动植物(含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和微生物,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含有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产品成份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农药、兽药、肥料和添加剂等产品,直接标注“转基因××”。 (二)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标注为“转基因××加工品(制成品)”或者“加工原料为转基因××”。 (三)用农业转基因生物或用含有农业转基因生物成份的产品加工制成的产品,但最终销售产品中已不再含有或检测不出转基因成份的产品,标注为“本产品为转基因××加工制成,但本产品中已不再含有转基因成份”或者标注为“本产品加工...
目前很多人还不愿意选择转基因食品,下面看下怎样识别转基因标识?超市购买食品时一定要上心,先查是否有转基因标注。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转基因食品应有标注。但这些标注怕见人,小到只有1.8毫米高,而且躲在最不显眼处,仔细查总是可以查到的。 任何食物谁也不敢保证绝对安全,目前市场上除了非转基因就是转基因食品了。建议大家了解点转基因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小知识。 ...[详情]
国家食药监总局上月发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等违规行为进行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办法》提出,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等夸大宣传用语,以及虚假标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鲜榨”、“固态发酵”等字样,均属于欺诈行为。这种具备普遍性特征,容易出现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典型食品欺诈行为,首次被重点列明。3·15前夕,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办法》中明确提及的虚假标注与宣传欺诈等行为,仍然屡见不鲜,如浓缩原汁调配饮料以“鲜榨”名义出售,无资质厂家出售“有机绿色”食品等。现象1勾兑饮料变身“鲜榨汁”、“鲜果汁”标称“10...
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对产品欺诈、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食品宣传欺诈、信息欺诈、食品检验和认证欺诈等10类食品安全欺诈行为做了明确界定。该办法指出,如果宣传信息使用“纯绿色”、“无污染”用语等6类欺诈行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责任人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以转基因食品冒充非转基因食品,...[详情]
近日,各大媒体网站曝料称来自日本核污染区千叶县的进口酱油在浙江杭州、温州的部分超市出现,听到这样的消息,令很多消费者担忧不已,这些日本进口酱油真的会有核辐射吗?食用之后对身体有害吗? 30日,涉事的杭州超市向本报提供了证明材料,称这款疑似产自日本核辐射区出产的酱油实际生产地为兵库县高砂市,并非核辐射区千叶县。目前,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部门正在对产品的来源进行核查。为保险起见,超市...[详情]
近日,苏州姑苏区地方消保委在牙膏随机抽查中发现,不少标注“美白”、“祛渍”等功效的功效型牙膏没有执行相应国标,而是在包装上标注普通牙...[详情]
随着全球污染源的不断上升,人类违反自然的畜牧、耕作及基因改造农作物,使得人类能安心健康吃的食物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开始吃有机食品了。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