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调和油,就是用几种植物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一般会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但最少是保有两种以上的主料加工而成;因此这就决定了调和油在营养价值上,也是依照选择的主料来决定的;像市面上常见的: 营养调和油: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制而成; 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风味调和油:就是以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 调和油的优点有下面这几点: 1.营养更丰富。调和油一般是由几种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具备多种食用油的优点,营养也更加丰富...
有机食品从原料的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不允许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转基因技术等,是食品等级的最高标准,所以有机食用油要更好些。而相对来说调和油富含各种营养成分。 营养上比较均衡,长期食用是比较好的。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购买几种有机的食用油,进行调和食用。可以考虑菜籽油、大豆油、紫苏油、亚麻籽油、橄榄油等,多种调和,已到达营养均衡的目地。价格上,好油不便宜,便宜非好油,有机的要...[详情]
营养调和油 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制亚油酸含量为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经济调和油 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风味调和油 就是以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合成“轻味芝麻油...[详情]
提到调和油,可能很多人并不怎么吃,多数人在平常的食用油选择中会选择大豆油、花生油、色拉油等,总觉得调和油乱七八糟的不咋好,但其实调和...[详情]
不少水果商贩为卖相好给水果“染色”,放在水里就会掉色。据专家介绍,食用染色水果或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消费者购买时需注意仔细辨别。家住西安纺织城国棉六厂光明小区的李阿姨,12月19日上午到附近的枣园苏农贸市场买了几斤蜜橘,回来准备吃时觉得橘皮有些黏手,便用水洗了一下,没想到仅仅洗了几个,水竟然变成粉红色。这是怎么回事? 市民讲述蜜橘“掉色”家人不敢吃了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李阿姨家厨房看到一盆依然保留着的洗蜜橘水,颜色的确是粉红的,水面上还漂着一层杂质。橱柜台面上还摆放着一大盘蜜橘。李阿姨说,尽管这些蜜橘都洗过了,但发现有问题后,家人没敢再吃。她还发现当时盛蜜橘的白色塑...
冻肉反复解冻将将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近日实验证明,肉类反复解冻四次则不宜再食,并且注水肉更加容易变质。那为什么低温不能够将细菌杀死呢?一块肉反复冷冻解冻四次,最后测得的菌落数,竟然是未冷冻前的15倍?日前,央视记者做出这样的实验结论。那么,这种结果是否有可能出现?昨天,记者采访了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的刘登勇博士,刘登勇博士的专业是肉品加工和质量安全控制,他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是有...[详情]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关于油条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相关科研文献报道,市场销售油条的含油率在10%~37%不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我国成年居民每日摄入油脂的量为25~30g克,一根市售普通油条的重量约为85克左右,粗略估算,食用一根油条约摄入9~31克的油脂。建议消费者对油条的食用要适量,保持膳食平衡。“非矾”油条更健康...[详情]
“盐会像香烟和麻醉品一样让人上瘾,对盐的渴求会刺激同样的基因、脑细胞和大脑连接神经元。”...[详情]
非转基因食用油近年来被国人认可,受到青睐,非转基因食用油市场未来两三年将迎来井喷,也意味着中国人将迈入“吃好油、吃安全油”的时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