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量多次摄入乳制品。即使乳糖酶缺乏个体,也可耐受少量乳类(120ml至240ml),不会出现不耐受症状。限制一天中摄入乳糖总量,一般乳糖限量为12g。少量多次食用也可减轻乳糖不耐受反应,一次食用量不超过250ml为宜。只要每次饮牛奶时能掌握合理的间隔时间和每日摄入总奶量,就可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请注意,婴幼牛奶过敏患者请选择羊奶或其他奶制品。 2、不宜空腹饮奶。有乳糖不耐受者,不宜清晨空腹饮奶。在进食其它食物的同时饮用牛奶,例如乳制品与肉类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时食用时,可减轻或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3、先用发酵乳(如酸奶)代替鲜乳。发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30%...
虽然两个疾病的症状非常相似,都是反复腹泻排粘液甚至血丝便。但是食物过敏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食物的一个过度的病态反应,而乳糖不耐受是身体缺乏了消化酶引起的不适,所以它们的病因和致病机理是不一样的,治疗也不尽相同。 ●食物过敏需要逃避过敏原,而乳糖不耐受需要逃避的是食物中的乳糖。 ●食物过敏需要到3岁以后才逐渐消失,而乳糖不耐受在病因去除后规范治疗2-3周症状就能逐渐消失。 ...[详情]
在医学检测中,常见的有14项,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鸡蛋、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另外,还有90项食物不耐受检测可供选择,包括蔬菜、肉类、酵母、水果等。 28769名被调查者有29.63%鸡蛋不耐受,24.56%螃蟹不耐受,13.88%牛奶不耐受,12.04%虾不耐受,11.11%鳕鱼不耐受,7.18%大豆不耐受,4.14%玉米不耐受。而...[详情]
图说:安徽萧县教体局营养办下发的班主任试喝牛奶的通知。原标题:安徽萧县推“班主任试喝牛奶”制度 官方:反对意见太大已叫停“待班主任试喝(牛奶)没有发现异样,确保安全后方可发给学生饮用。”5月22日,针对网传的“班主任试牛奶”制度,安徽萧县教体局营养办主任刘谊回复称,考虑到班主任反对意见太大,教体局决定叫停此制度。网络流传的一份由安徽萧县教体局营养办下发的通知显示,该县部分学校供应的“北京三元”和“新希望白帝”品牌的学生牛奶,因疑似存在安全隐患,根据县食药局意见暂停使用并进行抽样送检,经检测结果全部合格,根据当时中标合同的约定:经研究于5月28日开始恢复供奶,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婴幼儿奶粉是否合格这一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关注。近日,据市民王女士反映,自己购买的三元婴幼儿奶粉中出现不溶于水的黑色颗粒状物体,随后厂家给王女士退回所购奶粉,并对剩下的奶粉进行检测。 王女士在给孩子冲奶粉时发现奶瓶中有不溶于水的黑色颗粒状物体,于是她找到三元奶粉的厂家讨要说法,厂家工作人员在给王女士退回所购奶粉后,将正在食用的所剩半袋奶粉发回厂家,并与同批次奶粉一起进行了检测。...[详情]
4年前,一张“全国彩礼地图”在微博上走红,该图以地图形式标注了中国各地的结婚彩礼金额,4年时间里,这份“彩礼地图”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详情]
近日,有业内人士反映,西安街头一些卖稀饭的小贩所销售的杯装“牛奶”是由奶精和水勾兑而成,里边根本不含一点牛奶,这种“牛奶”对人是有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