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味剂主要分为有机酸类、核苷酸类和天然产物提取物等三类。有机酸类有谷氨酸钠(味精)、氨基乙酸(又名甘氨酸)、L-丙氨酸、琥珀酸二钠,增加和赋予食品鲜味。 核苷酸类有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等,增加和赋予食品鲜味,而且与氨基酸类鲜味物质同时使用,呈现倍增效果。
属于,并且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个大类,食用香料,也可叫增香剂,按照GB/T14156-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号”,食品用香料是“能够用于调配食品用香精的香料.它包括天然香味物质、与天然同等的香味物质和人造香味物质三总。”其中第一种,就是一般的香辛料什么八角桂皮茴香,第二种,就是用化学,或者提纯的方式的,与天然中存在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相同的物质,第三种,就是天然中尚未发现的香味...[详情]
增味剂又称风味增强剂,是指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广义上讲,呈甜、酸、苦、辣、咸、鲜、凉等味的调味物质都属于增味剂,但在我国增味剂历来是指鲜味剂,即指能够强化或补充食品鲜味为目的的增味物质。增味剂是指能增强或改进食品风味的物质。 食品增味剂的使用对食品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改善风味、调节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质量,使加工食品丰富多彩,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但若不...[详情]
增味剂在产品中应用非常的广泛,不过很多人不知道那些食品中含有增味剂,那么增味剂运用于哪些食品中?...[详情]
2015年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南方很多家庭都在准备腊肉或腊鸡鸭,为年夜饭做准备。为了保证腊肉市场的食品安全,2月4日,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高桥商贸城内的腊味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查处7家门店,查获9905.2斤腊制品,品种涉及黑腊肉、红腊肉、腊鸭、腊鸭腿、猪舌、腊鸡等15个品种。那些价格只有12-13元/斤的、许可证过期的、合格证随意填写的可疑腊肉,已被执法部门收缴,并将追查其生产来源和销售去向。“厂家采购了新鲜猪肉,需要烘制加工,怎么可能卖出来的价格还跟生鲜肉差不多呢?不是亏本吗?这只能说明肉的原料很可能有问题。”长沙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支队长李红提...
我们的一日三餐离不开面粉和大米,所以它的安全与营养是每个家庭都关注的。前段时间,中粮等品牌面粉中被曝含有一种增筋剂“偶氮甲酰胺”的消息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和讨论,报道称这种添加剂在欧盟已经禁用,而且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国家虽有安全剂量标准,但使用中却无法检测具体用量。那么,面粉增筋剂真的会毒害我们的身体吗? 据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董金狮介绍,偶氮甲酰胺这种化学物质在60年代是允许用作食...[详情]
在食品的加工生产中,为了使食品保持特有的色泽,常加入漂白剂,依靠其所具有的氧化或还原能力来抑制,破坏食品的变色因子,使食品褪色或免于发生褐变。一般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要求漂白剂除对食品的色泽有一定作用外,对食品的品质、营养价值及保存期均不应有不良的改变。漂白剂从作用机理分为两类:(1)还原型(SO2、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2)氧化型(H2O2、次氯酸等)测定还原...[详情]
市面上的猪肉价格在12元左右,而牛肉价格在28元左右,店家为了降低成本低价出售牛肉面,便会采取该方法制作“牛肉”,香料精的店主告诉记...[详情]
防腐剂是一种能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化学物质。如果按照国家规定的数量使用,不仅可以防止食品生霉,而且可以防止食品变质或腐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