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选食品时看包装。观察包装物有没有破损,印刷是否正规,避免买到受到污染或者假冒的食品。 2.用感官初步鉴别。是否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 3.要选购带有QS标志的食品。这是企业获得生产许可的标志。 4.注意看说明和标签。标签涵盖了产品的许多重要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应当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确保购买的食品在保质期内。 b) 食品的名称必须使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如果没有规定的,应当使用不会引起消费者误解和混淆的常用名称或者俗名。 c) 《食品安全法》中明确规定,食品标...
误区一:纯天然食品就是安全的。 食品是否安全,不能以是否纯天然来判断。自然界中也存在原本有毒或可产生毒素的生物。纯天然食品是否安全取决于摄入量,人们要杜绝的是危及人体安全的错误加工方法。比如,果酒里都含有甲醇,而摄取量过大就可能引起中毒。鱼肝富含维生素A,摄入过量或长期食用会造成维生素A的蓄积中毒。 误区二:农药、化肥一定会对食物安全性构成威胁。 科学、合理、合法地使用...[详情]
如何看清食品的虚假宣传? 说法1: “不含防腐剂” 不含防腐剂,可没说不含有其他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香精、色素、发色剂、增鲜剂之类都有可能在里面。也就是说,不含防腐剂,并不能保证它是“纯天然”状态。 很多食品天然就是不用防腐剂的,比如罐头,比如一些含盐和糖极高的食品,还有一些极干的食品如方便面、挂面等。因为罐头能把里面的细菌和芽孢彻底杀灭,同时又密封起来,让外面的细...[详情]
从员工主动的自觉的提高安全意识、规范不安全行为、杜绝各种习惯性违章,消除不安全隐患,努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那么食品安全生产宣传标语大...[详情]
很多人为了图方便,都喜欢直接购买冷冻食品。超市如何保证冷冻食品安全?佰佰安全网知识库中您要的专业答案。...[详情]
“粉丝可燃烧含荧光剂”“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近期新一波朋友圈谣言来袭,引发很多人“舌尖上的焦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24日说,打击食品安全谣言,要让科学知识跑在谣言前面,同时也要加大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颜江瑛当天在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举办的“亮剑网络食品谣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食药监总局加大了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塑料紫菜”等涉谣者已得到严惩,进一步震慑了谣言制造不法分子。食品网络谣言肆意传播,也严重危害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颜江瑛强调,要鼓励企业担负起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的主体责任,在维护企业正当权益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利...
2015年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发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其中食品中毒事件发生率最高,在所有食品中毒事件中,主要原因多为商家使用工业原料、食品变质不卫生、农药残留超标这三种。还有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是消费者在吃食品时吃出异物险些受伤,还好有法律保证,消费者及时维护了自己的权益。另外,各地食药监部门及公安部门也及时查获了一些食品加工生产黑作坊,曝光了部分问题食品,避免了更多食品安全...[详情]
6月29日上午,2017年潍坊市暨高新区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谷德广场举行。潍坊市政府办公室督查专员贾宝文出席并讲话,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文星致辞,市食药监副局长祝业光主持。潍坊市食药、教育、公安、农业、海渔、林业、畜牧等13个食安委成员单位及高新区相关人员等3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讲话中指出,今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以“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大力宣传...[详情]
12月4日,四川眉山最大食品安全案——彭山区永得利食品公司“牛肉干添加病死肉”一案公开宣判,该公司老板杨守东获刑15年罚款500万。...[详情]
继安徽芜湖接连两家幼儿园被曝出“孩子吃的鸡腿发臭,大米霉变生虫,白醋过期”等食堂出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后,25日,当地再次查出第三家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