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了解到,北京有望再推实施精装修的交房标准。购房人在入住时将告别毛坯房。
推行精装修交房多年难成
无论是保障房,还是商品房,这些年来,大部分买房人拿到手的房子,都是没装修的毛坯房。
而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产业化分院副院长宋兵看来,这并非正常现象,“在国外,根本就没毛坯房这个东西。”他认为,住房是一种产品,而毛坯房则是没完工的半成品。一个半成品就交付给了购房者,显然很奇怪。
其实,在1998年中国房改实施时,国务院就下文要求住宅成品交房。此后建设部也曾提出分步实施,逐步取消毛坯房。
而在北京,2008年出台的《北京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两限房建设技术导则》中曾明确,廉租房和经适房装修要一次到位,限价房也宜装修一次到位。而后出台的公租房建设技术导则中则强制规定,公租房要实施装修一次到位,实现租户拎包入住。
而实际情况却是,目前北京只有公租房全部实行了精装修交房。毛坯房交房仍是大多数。
“精装修总是出现质量问题”、“很多地方都不满意,还是要砸了重新装”,似乎购房者们对于精装修并不“感冒”。
精装修亟待建立标准体系
对于其中原因,宋兵认为,这是因精装修缺乏标准体系,对于房屋的土建、防水等基础工程,国家有明确标准。而装修则缺乏国标。因此推行精装修,最迫切的是将标准体系建立起来。
“拿1000元/平米的精装标准来说,虽然这个价格很便宜,但如果钱都花到位了,装修品质是相当高的。实际情况是,是不是完全按照1000元/平米的标准做了?”宋兵说,如果是过分的要在装修里赚钱,而降低装修标准,那百姓自然不会买账。
而开发商也有顾虑。“精装修交房涉及面比原来多多了。装修的队伍和建筑主体施工的队伍是两个体系,主体施工队伍是成建制和体系的,装修队伍往往是游击队,早期装修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开发商为避免麻烦,往往选择毛坯交房。”一位开发商告诉记者。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也坦言,受销售价格、装修标准不明确、居民自主装修意愿强烈等因素影响,精装修交房的推行并不会顺利。
传统装修的建筑垃圾之困
多年推行不顺,为何如今北京再推精装修交房?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毛坯交房、自主装修的弊端一直存在。尤其是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下,这成为主管部门必须直面的问题。
首先是资源浪费,装修的人都知道,装修第一步是砸墙砸地改水电,如果是非专业装修队伍,这些工序对房屋质量影响很大,比如将承重墙拆了,房屋结构任意改动,这将造成房屋结构安全不可控,房屋整体寿命受损。
同时,还会造成很大浪费。装修行业内的测算显示,装修过程中,每户大约会产生两吨建筑垃圾,以每年全国住宅供应量600万到700万套计算,一共会产生1000多万吨的建筑垃圾。“一辆130卡车,一卡车才能拉两吨左右。”
此外,几乎所有小区,在入住一到两年里,都是一个装修的骚扰期,居民每天都会被刺耳的装修噪音所困扰。
而这些问题,精装修交房都可以避免。
这位负责人说,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回落,开发商们更注重提升房屋品质,商品房精装交房的比例加大,且公租房已竣工并完成装修的约1万多套,得到承租家庭认可。同时,北京关于住宅装饰工程的设计、监督、验收等管理规范也已出台。这些都是重新推行精装修交房的有利因素。
如果购房者买房买到的房子不再是毛坯房,还省去了许多装修的工程,还是很令人心动的。
更多房产政策快讯、家庭装修常识尽在佰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