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不用塑料袋、杜绝使用塑料方便碗、不用一次性木筷
2007年年初的一天,我们全家在看电视时,被一则环保公益广告深深震撼了。平常司空见惯的塑料袋、方便碗筷铺天盖地,原来这些东西一旦被废弃,上百年不能降解,会造成严重污染。
“白色污染”真不得了啊!
全家经过讨论、表决,制定了家庭环保约法三章:买东西不用塑料袋、杜绝使用塑料方便碗和一次性木筷。
妈妈找出了弃用多年的竹制菜篮和布袋,开始重塑我家“菜篮子”、“米袋子”工程。每次买菜,妈妈都会提篮子上菜市场。那些菜贩子,称完菜就习惯性地套上塑料袋,这时妈妈就会不厌其烦地要求不用塑料袋。菜贩子十分不解,声明是免费派送,人人如此,非常方便。于是妈妈就开始苦口婆心地向他们宣传白色污染的坏处,搞得他们很诧异。但久而久之,菜贩子也都习惯了,凡是见我妈买菜,就自觉地不用塑料袋了。在老妈的带动下,我们全家买食品,也自觉带上器皿装回,或者索要纸袋,否则宁可不买。
家人在外吃早餐,一年来,人人备有一份餐具,不用摊点上的方便碗筷。虽然吃完后得自己清洗,但大家一致认为这样卫生、节约,最重要的是“环保”。家中来客,我用自家准备的陶瓷“客用杯”奉上香茗,待客吃饭也坚持用瓷碗、竹筷。七大姑、八大姨先是说这样太麻烦了,不如用方便碗筷,用完一扔了事。我们忙声明,这样做并非全为了省钱,也不是喜欢自找“麻烦”,只是因为这样会更环保一些!
约法三章,家人均能自觉遵守,但也时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去年秋天,哥哥的小孩办“满月酒”,要在家摆三四桌酒席,碗筷盘盏用量很大,如果使用方便碗筷就会很便利,况且不用似乎也不行,毕竟家里也没有那么多碗筷呀!此时,家庭会议召开了,大家经过激烈的争辩、讨论,最后还是决定依“法”办事,不让塑料碗、木筷进我家门。最后,我们跑到邻居那里挨家挨户地借碗筷,最后还要清洗堆积如山的餐具。但大家觉得这样做虽然辛苦,但心里很是欣慰。
众所周知,一次性塑料制品长期滞留在环境中,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会吞噬掉大片森林,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洪水泛滥。至于白色污染泛滥,就更是后患无穷。保护环境看样子就不能怕麻烦。春节期间,我家对“环保规约”执行情况进行了评议总结,一致认为这样做很有意义,决定在鼠年继续执行。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佰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