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一外来务工农民学校9间教室门都对着厕所
画外音:教室只有9间,大门对着厕所,宽宽的过道就是操场,整个校区不到1000平方米。学生200多名,老师只有13位……这可能是郑州市最简陋的学校,却有一个很敞亮的名字——阳光学校。昨天上午,郑州市中原区政协建设路办事处工委的志愿者们结伴来到这所学校,捐建了一个小小图书室。阳光学校其前身是中原区民工子弟小学,2006年建校,原址在密垌村,去年6月密垌村拆迁,校区搬迁至尖岗村一处民宅,年租金14万元。
天气渐热,过于简陋和拥挤的校区尽管打扫得干干净净,但空气中仍弥漫着厕所的异味。在这里,除了一至七年级,还开办有学前班。这些学生的穿着打扮,与校舍一样简朴,他们大都是外来务工农民的孩子,因户籍关系等问题,无法到公立学校就读。
阳光学校孙淑兰校长告诉记者,老师的工资最高每月1800元,最低1500元,“学校收入抵不上工资和房租,经费主要靠社会捐助”。而让孙校长和老师们欣慰的是,“虽然家境不好,但孩子们都很懂事”。中原区政协建设路办事处工委的志愿者昨天给孩子们送去了两个书架、600多本图书,以及篮球、足球、书包、文具盒等,一共有6000多元的用具。带队的赵爽把足球发给孩子们,眼圈泛红:“这么小的一片水泥空地,根本踢不成球啊”。
中原区政协建设路办事处工委的志愿者现场表示,将与这所学校结对子,长期帮扶下去。更多关注校园安全的问题请关注佰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