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塌事故现场。
5月20日上午11点29分左右,由于连续降雨山体滑坡,贵阳市一居民楼发生垮塌,涉及35户、114人。事发后,周边群众被疏散。不少网友质疑:9层的楼房怎么说塌就塌呢?
坍塌
住户睡觉时被埋废墟
据小区居民罗女士介绍,事发云岩区宏富景苑21号居民楼,她住在旁边的居民楼中。事发时,罗女士听到巨大的轰鸣声,“像爆炸一样,小区中弥漫着烟尘”,9层居民楼西侧的第4单元已经完全坍塌,第3单元也出现了部分坍塌,废墟在现场堆了近10米高。由于事发时正值中午,居民楼坍塌后不少居民被困其中。居民张某住在一楼,事发时正在睡觉,突然听到“轰轰”的声音,赶紧起床,但已经来不及出门,被埋在了里面,后被消防人员救出。
罗女士称,该居民楼位于小区的西侧,小区外就是一个6层楼高的小山坡。前天夜间当地下了一场大雨,很可能是由于土质疏松导致山体滑坡,将靠近小山坡的居民楼冲垮。据居民曹先生称,该居民楼共4个单元,其中3、4单元倒塌,1、2单元受影响。事发后,警察、消防官兵和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将周边被困群众紧急疏散后展开救援,救出一男一女两名老人,两人可以正常行走,身上没有明显伤痕。
追问
都是大雨惹的祸?
居民反映房屋早有开裂无人解决
据贵阳市应急办发布的消息称,居民楼坍塌主要是因连续降雨造成的山体滑坡引发。另据现场目击者介绍,曾有居民反映,房子未倒塌前,楼房后面的山坡有明显裂缝。
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垮塌的房屋建于2003年。贵州多山,房屋建在山体附近的现象较为常见。也有小区居民指出,垮塌现场看不到房屋的主体结构,房屋质量可能存在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周边有几栋房屋主体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据该小区居民介绍,2008年以来,小区居民曾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反映过房屋主体开裂的情况,但投诉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网友“陆曦_土家族”说:“山脚下最好就不要建房子,一垮下来就不得了了。这是建筑业的常识。”有网友质疑,当初房屋建在山体旁,是否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隐患?如果有隐患,又设置哪些相应的防护措施?有关部门有没有排查过这些房屋的安全隐患问题?
山体滑坡高发地区
通常,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海、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地段等。这些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通常、地震烈度大于7度的地区,坡度大于25度的坡体,在地震中极易发生滑坡;断裂带中的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则非常有利于滑坡的形成;
3.易滑(坡)的岩、土分布区。如松散覆盖层、黄土、泥岩、页岩、煤系地层、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岩、土的存在,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4.暴雨多发区或异常的强降雨地区。在这些地区,异常的降雨为滑坡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诱发因素。
更多相关持续报道敬请关注佰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