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男子刺伤执勤士兵被当场击毙 暴力抗法怎么办?

2018-04-25 10:54:14 来源:澎湃新闻网
6631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边检武警对一过往客车例行检查时,可疑男子拒不配合,掏出匕首刺伤执勤士兵逃跑。抓捕过程中,该男子持刀对峙并砍向民警和官兵,经鸣枪警告无效后,当场击毙。

针对网友爆料的“一男子在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边防检查站接受检查时持匕首刺伤执勤武警”一事,麻栗坡县公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4月24日晚通报称,麻栗坡县公安边防大队董占边境检查站执勤官兵在对一过往客车例行检查时,车上一形迹可疑男子拒不配合检查,掏出匕首刺伤一名执勤士兵后逃跑。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对其进行抓捕,该男子持刀对峙并砍向民警和官兵,经鸣枪警告无效后,当场击毙。

男子刺伤执勤士兵被当场击毙  暴力抗法怎么办?

事发现场正在救治受伤的货车司机。图片来源:采访对象提供

记者从目击者处获得的视频显示,一名男子躺在地上,头部有血,三名武警战士正为其包扎伤口;旁边站着的一名武警战士疑似胸部受伤,两名武警战士正为其清理伤口。

男子刺伤执勤士兵被当场击毙  暴力抗法怎么办?

麻栗坡县公安局发布的通报显示,4月24日14时许,麻栗坡县公安边防大队董占边境检查站执勤官兵在对一过往客车例行检查时,车上1名形迹可疑男子拒不配合检查,掏出匕首刺伤一名执勤士兵后逃跑,逃跑途中抢夺过往货车无果并刺伤货车司机。麻栗坡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立即对其进行抓捕,该男子持刀对峙并砍向民警和官兵,经鸣枪警告无效后,当场击毙。

目前,受伤人员已送往医院救治,无生命危险。案件调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如何避免暴力抗法?

一要严惩暴力抗法分子,严厉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环保暴力抗法事件频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暴力抗法分子的惩处不够严厉。在法律允许的尺度下,从严惩治暴力抗法者,不仅能有效打击其嚣张气焰,使他们心存畏惧、有所忌惮,而且对执法者严格执法亦有鼓励作用,对全社会形成守法氛围有促进作用。

二要改革环境执法模式,从形式上震慑暴力抗法分子环境执法属于行政执法范畴,一般情况下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组成,执法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在这种执法模式下,由于参与执法的人员较少,无法对执法对象形成有效的震慑。

据了解,当前不论是公安(交警)部门,还是城管部门、环保部门,都面临着执法力量相对不足的问题。普通执法一般为两个人,个别情况还是由一名正式执法人员带一名协勤(没有执法证的非在编人员)执法。

在不少执法对象眼里,环境执法本就缺少法律的威严,甚至被看作是“罚点钱就了事”的一般性检查。因为有这种思想作祟,不少执法对象对环境执法行为不理解、不配合,与执法人员玩“捉迷藏”、“躲猫猫”,对执法人员不尊重等现象可谓是屡见不鲜,其极端表现形式就是当街辱骂、暴力抗法。但笔者发现只要是多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执法对象都比较重视,对执法人员提出的要求也比较配合,自然也不大可能发生暴力抗法的行为。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形式,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三要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与大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社会环境的好与差,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着直接的关系。历史证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仅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能有效消除滋生暴力抗法的土壤。此外,也有个人主观方面的因素。每次暴力抗法事件的发生,都有各自的原因和导火索,但都与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有很大的关系。、我国虽然进行了多年的法制建设,但由于人口数量众多,加之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致使法制建设相对落后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甚至故意违法的行为还层出不穷。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引导和帮助人们懂得什么是守法,什么是违法,明确是非界限,在全社会逐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通过法制宣传与教育,让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不违法成为公民一种自觉的行为,开创整个社会遵纪守法的新局面。

通过本文介绍,相信您对暴力抗法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已经有所了解,希望本文知识对您有所帮助哦,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持续关注本文吧!


责任编辑:武伟伟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男子
  • 刺伤
  • 执勤
  • 士兵
  • 武警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