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安全领域的人对“MJ0011”这个名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很多人好奇“MJ0011”代表什么意义,其实没有什么意义——“‘MJ’就是‘马甲’拼音的缩写,一开始就准备取名‘MJ’,这个ID被占用了,然后尝试‘MJ001’,也被占用,直到‘MJ0011’才显示可用,就一直用到今天了。”
MJ高一开始接触电脑,那时候就在论坛上接触一些计算机底层技术的东西,感兴趣,一边泡论坛一边学;大一读完了学校图书馆里关于计算机的大部分书籍,觉得已经学不到新东西了就退学了。那时候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深圳当个体户,做嵌入式开发相关的业务,用现在流行的话叫创业。闲暇时候仍然很喜欢泡各种安全类论坛,和圈内人交流,解答各种问题,时任360安全卫士负责人的傅盛就是在一个论坛上发现他的,一番交流之后,傅盛就向MJ抛出了加盟360的邀请。06年的12月份,MJ穿着短袖恤衫从深圳飞到北京,那会儿北京正在下雪,挺刻骨铭心的记忆。“冻惨了。”
当时的360成立才1年多,实力并不足以对技术牛人形成特别大的吸引力。周鸿祎直接参与了面试(如果算得上是面试的话),和MJ聊了很久,他的谈判技巧自然也不在话下,最后用一句话打动了MJ:
“你跟你的搭档在一起做,平台太小,能帮到的人毕竟有限,不如来360吧。”
对于MJ这种有钱没处花的死宅来说,钱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能够影响很多人的生活,这才是很多黑客之所以成为黑客的动力。
后来傅盛出走,带走了一些安全卫士团队成员,周鸿祎和他有过口头约定:他可以走,也可以带人走,但有几个人不能动,这“不能动”的其中一个就包括MJ。周鸿祎爱才,对于MJ这样的技术人才会给够足够的待遇和尊重——“老周很讲义气。”这句话MJ说了两遍。
懂行的猎头其实都已经不再打MJ的主意,因为知道挖走他的希望太渺茫了。
回顾MJ的履历,学校教育在他身上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自学能力才是他走到现在的助推器。有人说,MJ能成为国内内核顶尖高手是因为他肯花7年的时间研究Windows。
MJ的表达欲望并不强,整个采访过程基本上是问一句答一句,面对“你怎么理解黑客精神”、“面对自己手里拥有的毁灭力量,怎么去约束”这种可以尽兴发挥的问题,MJ也没有发表出先锋志期待中情怀满满的说法,而只是强调自己不太愿意做“那种类型的黑客”,想用技术做一些好的事情。“那种黑客的心态和动机注定了他们比较浮躁,走不了太远。”他把没有归属的黑客叫作“在野”党。
之前对于“黑客”的种种幻想只是一厢情愿,他们也只是普通的人,不过是术业有专攻,选择了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领域,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