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大龄未婚青年增多,每逢过年回家,家长是一直催促。面对各种压力,所以婚恋网站成为首选。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婚恋网站”,显示结果令人意外:除了少量推介资讯,基本都是各种网络情感诈骗的新闻,有些甚至还牵涉命案。原本应充当“红娘”,给人牵线搭桥的婚恋网站,却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扰乱社会秩序、损伤社会信用的工具,不仅如此,一些婚恋网站自身也成为欺瞒诈骗的主谋,屡屡发生的案例不断撞击着人们的心理底线。
婚恋网络何以被不法分子“青睐”?一是犯罪成本低,侦破难度大;二是征婚网站疏于监管,法律规范缺失,网站管理者疏于监管,虚假会员信息泛滥,使诈骗分子有机可乘;三是与受害人警惕性低、缺乏法律意识有一定关系。
网络征婚诈骗是网络诈骗犯罪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此类犯罪,不仅需要积极开展侦查工作,依靠网络技术与科学的侦查手段坚决予以打击,更要注重此类犯罪预防机制的构建,如建立、健全网络征婚立法,构建防控结合的机制,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策略,从长远着手,引导网络婚介行业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
一是提高网络征婚群体的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公安机关与网络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醒公众不要轻信网络征婚广告,并以典型案例揭示征婚诈骗犯罪分子管用的手段、伎俩,增强征婚群体对诈骗行为的识别能力,使其始终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增强征婚群体的法律意识,在发现疑点与遭受损失时,使其能够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是加大对网络婚姻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一方面,利用网络监控手段发现、跟踪非法婚姻中介网站,发现可疑行为,及时开展侦查工作,建立与合法征婚网站的合作机制,使网站建立者能够及时将可疑信息报告侦查机关,锁定犯罪嫌疑人,利用网络技术掌握犯罪嫌疑人网络活动的地点、时间等数据资料。另一方面,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金融网络技术配合侦查工作,及时发现可疑银行账号或可疑取款人,通过分析ATM等设备安装的监控录像锁定犯罪嫌疑人。
三是健全网络征婚法律法规,加强对征婚网站的监管。我国现阶段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缺乏针对网络征婚诈骗的相关条款,比如注册会员维权的法律依据、征婚网站的责任承担与赔偿方式等等,使婚姻诈骗的后续法律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应由立法权属部门研讨制定规范性法律法规,针对网络征婚中介制定要求,以助于解决网络征婚引发的纠纷。同时,强化对征婚网站的监管,推行网络婚介行业准入制度。加强对网站资质与发布信息的审核,对于不具备相关资质、违法发布信息与发布虚假信息的征婚网站应坚决予以取缔,督促征婚网站规范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