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食品药品 > 食事药闻 > 正文

福喜事件中的“弦外之音”你是否能读动公众的心声


  • 要闻
  • 2014-10-25 16:05:34
  • 来源:佰佰安全网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378
  • 要闻
  • 收录
导语:为什么一些人对爆出丑闻的食品依然可以淡定地继续吃下去?无非是因为这些年来国内食品领域出了不少事,百姓久经考验,甚至有人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日前上海福喜过期肉事件引起舆论哗然。

这绝对是一大丑闻。然而,跟主流媒体一致的口诛笔伐不同,坊间和网络上出现了多元声音,比如,“这些东西都吃了那么长时间了,也没见吃出什么毛病,接着吃吧”;“洋品牌都这样了,本土餐馆又是什么样子”;“洋企业在国外好好的,为啥一到中国就学坏”,等等。

仔细想想,这些话恐怕不无道理。

为什么一些人对爆出丑闻的食品依然可以淡定地继续吃下去?无非是因为这些年来国内食品领域出了不少事,百姓久经考验,甚至有人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洋品牌出事,为何本土餐馆“躺枪”?不能怪网友“胳膊肘往外拐”,实在是某些本土餐馆不争气。地沟油、化学锅、苏丹红……不少国人通过这些问题食品实现“化学扫盲”,对国内食品行业印象实在欠佳。

有位网友发微博说:媒体曝光了福喜,我没看到通常国内企业的污水横流苍蝇乱飞臭气熏天,而是干净得不像话的车间和生产流程。要知道这可是暗访,据说记者辛苦了几个月——这可以说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

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2012年,麦当劳被媒体曝光销售过期食品,却引发部分网友力挺,当时甚至有人表示:“央视告诉我,过期15分钟在麦当劳就是一件丢脸的事……”

至于洋企业“南橘北枳”,则更是有着数不清的例证:某品牌在华产品被爆出含有有毒物质、在他国产品中不含有该物质;某品牌涉嫌制定“内外有别”的双重标准……据悉,此次出事的福喜公司的母公司为美国百年名企,在其他80多个国家从未有此类记录。那么他们为什么敢欺负中国消费者?曾有媒体专门介绍“吃在德国,到底有多安全”,称德国对食品“绝对严进严出,全民监督;稍有疏忽,一家百年企业也可能宣告破产”。而在我们身边,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如此,怎么可能有威慑力?

福喜事件中这些听似“躺枪”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民意,而且折射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国内食品法规还不健全、“中国标准”不够严格科学,等等。而最值得反思的,还是监管力度不够。

最新消息是:上海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已经对福喜事件立案调查,警方已依法对福喜公司负责人、质量经理等5名涉案人员给予刑事拘留。这样的效率和处理力度值得点赞,但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从那些“弦外之音”中读出公众的批评和鞭策,尽职尽责地做好监管,让百姓能吃得安全、放心。


  • 关键词
  • 福喜事件
  • 食品安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