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儿童坠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那结果可真是触目惊心。显然,儿童坠楼的惨剧如此密集上演,再次向社会、向每一位家长敲响了警钟。我们在为那些骤然而逝的稚嫩生命而感慨、祈福的同时,有必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惨剧一再发生?
儿童坠楼事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在网上用"儿童坠楼"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那结果可真是触目惊心。显然,儿童坠楼的惨剧如此密集上演,再次向社会、向每一位家长敲响了警钟。我们在为那些骤然而逝的稚嫩生命而感慨、祈福的同时,有必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类惨剧一再发生?
"各楼层儿童坠楼事故发生率"示意图
坠楼男孩比女孩多,占近7成
男孩相对于女孩更好动,所以坠楼几率大。在很多时候,男孩更乐于挑战和展现自己,喜欢在阳台或窗台等危险地方玩耍。在缺少防护看护的情况下,男孩意外坠楼的几率就更大。
此外,很多家长平时认为擦破皮或流点血对男孩子不算什么,也使得男孩在日常生活中安全意识比女孩更低,更易发生危险。
坠楼少儿多在2~6岁,近6成
2岁至6岁的孩子,因为缺乏生活经验以及认知能力不强,自制能力也不强,对危险往往没有概念,所以容易发生坠楼这样的事故。
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没有认识和判断危险的能力,即使家长经常灌输安全常识教育孩子"这样做不对是危险的", ,孩子也常难以真正理解,更别提自觉规避危险了。且6岁以下的孩子多好动,只要大人一疏忽或是让他们独自在家,就很有可能发生坠楼这样的事故,这也是导致学龄前儿童频发坠楼惨案的原因之一。
少儿坠楼多在3到7层楼房,发生率66.7%
一般居住的楼层较高的家庭,由于楼层高,父母的警惕性也相对会高一些,对孩子的看护也更加严。而一些中低层住户家庭因为楼层不是很高的关系反而可能放松对孩子的看护。实际上,三层楼已有十余米高,对很多老式楼房来说,六楼已算高层,因此3至6楼的坠楼伤亡儿童较多。同时也因为楼层不高,也较少安装防护网等防护设施。
坠楼原因分析
显而易见,幼童坠楼事件频发,其首要而关键的原因在于家长看护不周,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责任。全球儿童安全组织指出,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对危险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喜欢跑跳或者攀爬眺望,因而很容易跌伤。鉴于幼儿的这种年龄特征,父母应做到不间断地看护,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并杜绝不安全行为。
家庭看护防护不到位,是少儿坠楼主因。家中有儿童的住宅,应该安装防护栏,保证阳台良好的安全防护性。对住宅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安全问题。不能因盲目追求美观时尚而给房屋留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家中有小孩子的住宅,安装防护栏就更重要了,除了保证阳台良好的封闭性,同时不要在阳台或窗户附近放置床、桌椅或沙发等家具,以避免小孩子在攀爬时发生意外。
除了家长看护不周之外,建筑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和家中安全防护措施不力,也是导致幼童坠楼不可忽视的因素。按照国家2005年实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90厘米时,应有防护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近年来一些新建楼盘由于追求建筑物外表漂亮,没有全方位安装防护网,这使得没有装防护栏的地方,往往成为潜藏的杀手。
应对:
孩子好奇心很强,安全教育提早抓
这么多的惨剧发生,家长都开始有所警醒。窗台对孩子到底有什么致命的吸引力呢?
所有的孩子都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对新鲜的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当孩子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他希望观察外面的世界,因此去阳台、去窗户边的机会就很大。当他们越少出门,就会越对外界产生强烈的兴趣。
2-6岁的孩子离开父母独处时,会觉得孤独无助、没有安全感,产生惊慌的心理,此时,孩子对窗外的声响就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说话声都会认为是父母的声音,因而就会在家里四处找声音源,加上儿童缺乏对危险的认知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就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
深思:
现今我们社会对儿童坠楼事件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往往都是将那些事件视为个案,这问题没有去深入地规范,没有像美国那样对监护不力者进行入罪处理,更多的惩处只是停留于民事责任的层面上。预防儿童坠楼悲剧的发生,除了加强对家长和其他监护人的安全教育外,更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强制干预。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坠楼事故令我们惋惜,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认真地看管好孩子,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