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佰佰安全网 > 佰佰资讯 > 安全要闻 > 信息安全 > 生活防骗 > 正文

网信办:协调开展打击信息贩卖整治行动


  • 要闻
  • 2016-12-19 09:52:18
  • 来源:南方都市报
  • 要闻
  • 分享
  • 要闻
  • 0
  • 要闻
  • 1915
  • 要闻
  • 收录
导语:个人信息大量泄露、被贩卖等问题严重侵害个人利益,是网络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魔高一尺,道就要高一丈,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针对近期报道的“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事件所暴露出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有关负责人昨日接受南都专访时说,个人信息大量泄露、被贩卖等问题严重侵害个人利益,是网络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魔高一尺,道就要高一丈,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网络运营者应主动处置平台上贩卖个人信息的消息

问:你怎样看南都报道“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事件反映出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答:个人信息大量泄露、被贩卖等问题,严重侵害个人利益,是网络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问:此前南都报道“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事件中,调查发现所有的信息都是从网络平台上购买到的。请问网络平台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应该负有怎样的责任?

答:网络运营者应当在法律的框架下,合理使用信息,向社会提供服务。

对于这一点,明年6月1日即将正式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中作出相应的规定。《网络安全法》第47条明确,网络运营者应当加强对其用户发布的信息的管理,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该信息,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问:在网络空间,网民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负有怎样的责任?

答: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是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也是每位公民的责任。《网络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每个人不仅要关心自身个人信息安全,也应该尊重其他人的个人信息安全,不做违法的事情。

保护网络空间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多管齐下”

问:从徐玉玉案到南都报道“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事件,个人信息泄露已成比较严重的问题,怎样防范个人信息泄露、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答:保护网络空间个人信息安全,需要多管齐下:

一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完善规范和标准,划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法律红线和行为框架。

二是落实运营者责任,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企业经营环节保护个人信息。

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惩处侵害个人信息安全的违法行为。

四是建立快速协调处置机制,健全投诉举报渠道,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及时处置,消除影响。

此外,还要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参与保护。

问: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网络上盗取、贩卖个人信息已经形成“黑灰产业链”。

答:对于侵害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会坚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近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健全完善法律和制度,加强和改进监督管理,保障涉及个人信息处理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避免出现业务灰色地带。既然是“产业链”,势必会涉及到多个环节,且随形势发展不断地变化。但魔高一尺,道就要高一丈,我们将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打击整治行动。

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首先找网络运营者投诉举报

问:作为网民个人,如果遇到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不当使用,应该怎么处置?

答:《网络安全法》多处就此作出了规定。第49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举报。第14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有权对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向网信、电信、公安等部门举报。第64条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置。

因此,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建议首先向网络运营者投诉举报,争取及时处理,尽快消除影响。也可以向网信、电信、公安部门举报集中处理。如果发现窃取或非法获取、出售或非法提供等行为可直接向公安部门举报。

记者调查互联网黑灰产业链报道时间表

12月12日

记者推出5个版的重磅报道《互联网黑灰产业链调查》。其中,《恐怖!南都记者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包括乘机、开房、上网吧等11项记录》,披露记者暗访黑灰产业链服务商,经同事授权,买到其相关隐私信息的经过。《谁在泄露我们的信息?南都敦促打击网络黑产》则突出南都记者对网络黑灰产业链上系列非法软件的实测,从而曝光其特性,同时记者向多个部门进行举报。

稿件见报当天立即引发广泛关注,全网浏览量迅速破亿。公安部回应南都称,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精神,公安部网安局决定将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专项行动延长至2017年12月底。

12月13日

记者刊发9个版追踪报道,涉及封面、评论、重点和经济等版面。南都社论认为,个人隐私被“裸奔”、被贩卖,拷问公民权利保障。而在后续报道中,南都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可供交易的信息还包括行车记录、房产信息等。同时,梳理近年公开报道与法院判例,试图解答谁出卖了公民信息,答案是内鬼与黑客。

12月14日

记者披露,一名曾向南都记者出售了个人信息的卖家,主动前往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处说明情况,接受警方调查。《人民日报》当日发表评论《“虚拟时代”呼唤信息安全升级》。文章称,互联网在连接一切的同时,也把公民隐私暴露在阳光下。“700元买全套身份信息”的新闻,再度印证上述判断。面对不法分子花样翻新的犯罪手段,需要形成多部门、多主体参与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采取防御与出击相结合的保障策略。

12月15日

央视《新闻1+1》节目《个人信息泄露,到底怎么防》,连线采访记者,揭秘一个多月暗访、曝光的过程。该期节目呼吁,个人信息保护须有权威、独立、专门执法机构对个人信息从采集、使用到销毁全流程进行监管。

12月16日

记者整理刊发《人民日报》评论版、央视《新闻1+1》等媒体跟进内容。

12月17日

公安部查明南都报道“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事件:已归案3人,系内外勾结,并公布此类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新华社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报道这一进展。刺猬公社自媒体公号将南都此次调查作为一周优秀深度报道向读者推荐。

想了解更多防诈骗知识尽在佰佰安全网站!


  • 关键词
  • 信息
  • 贩卖
  • 隐私
  • 泄漏
  • 网信办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相关阅读


  • 评论
  • 评论
0人跟帖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木槿

您还可以输入200

关闭

今日关注

编辑热推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解这些能救命
第454期  有种猝死专找年轻人!了...

热门排行

佰佰安全网送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