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怒症伤人害己
随着夏季高温季节来到,天气炎热,车多易堵,在这样的环境下, “路怒症” 又到了高发期。6月4日,怀孕三个月的任女士在乘坐出租车时亲身感受了“路怒症”的恐怖,只因所乘出租车与一辆摩托车发生轻微刮蹭,结果出租车司机竟多次别停摩托车,险些造成重大事故。此事一经发布,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路怒症”的关注。心理专家认为,“路怒症”是用别人的错惩罚自己,想克服要先学会克制自己。
话题缘起:
孕妇遇上路怒的哥
据媒体报道,6月4日,怀孕三个月的任女士经历了一个无比“恐怖”的下午,用她的话说,“我这辈子第一次这么害怕,我生怕出点意外,伤到我的孩子。”为了表达心中的愤怒,任女士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微博上。事情发生在6月4日下午3点左右,当时任女士从青州路打车去往皓月大路附近。当车辆行驶至普阳街与皓月大路交会处时,出租车与一辆摩托车发生刮蹭,因为刮擦很轻,摩托车驾驶员加速离开。这时本来应该右转的出租车司机却加速追赶摩托车,先后三次别停摩托车。任女士当即表示自己已怀孕,要求出租车司机控制一下情绪,不料对方竟称“我管你是不是孕妇”,最终,出租车将摩托车别至摔倒后,才离开。
任女士发布的微博引发了众多网友热议,大多数网友谴责出租车司机行为的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长春小哥:这种别车行为,无疑于“谋杀”,应该严肃处理。@风雨天晴路:车多了,路怒症就爆发了,以前也碰到过这样的司机,真是吓人。@明明是昨天:与其以暴制暴,不如从“心”做起。@春风得一醉:加塞、别车、故意急刹车制造追尾等行为非常恶劣,危害极大,建议警方加强监控,一经发现采取强制措施,这也是对有这些陋习的路怒族最好的震慑。@歇斯底里:路怒能够引起民众强烈的关注,恰恰说明不文明行为相当普遍,希望各位驾驶员在参与道路交通的过程中,多一份宽容和礼让,少一份争抢和暴躁,路上请息怒。
街头调查:
司机朋友你路怒过吗
“路怒症”源于路怒心理,主要表现形式是,喜欢在马路上和其他司机竞争,超过对方就高兴,被对方超过就懊恼;觉得别人侮辱了自己,会产生报复心态,并很难克制住这种心态;看到别的司机错误或不守规矩的动作,尽管一点都没妨碍自己,但厌恶的情绪仍会油然而生……
记者在街头随机对20名车主做了调查,面对抢行、强行超车、随意并线等情况,60%的车主会抢到前面或者爆粗口;10%的车主会选择“别”对方的车;10%的车主会闪灯、鸣笛表示不满;只有20%的车主认为无所谓。
车主张明磊说:“以前没开车的时候,坐别人的车听到司机骂人,感觉挺没素质的。现在自己开了车,也变成了这样,有时候仔细想一想挺汗颜的,可上来劲儿就控制不住了。”
“我平时脾气很好,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前几天也‘路怒’了。”平时性格温和的韩先生坦言,自己是年近五旬的人了,对于堵车别车这种情况很看得开,但是前几天自己却没控制住情绪,“我到桂林路办事,将车停在了一个小胡同里,也没影响别的车,结果10分钟不到回来就被贴了罚单。”韩先生总感觉心里特别窝火,一边开车一边生气,加之后面的车辆不停鸣笛催促,他索性将车停在了路口,整整憋了后方车辆一个灯。
司机郑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上班路上堵车,时间实在来不及了,在路上还被“别”了几次,当时就急了,想着自己凭什么一直受气,就去“别”了别人的车。但是事后想想,也挺后悔的,觉着不该把自己的这种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
在某公司工作的王先生表示自己以前也是“路怒族”,但现在好多了,“遇到插队的、不让的……随他好了,大家都不容易,也许他正有不顺心的事呢,忍一忍让一让很多矛盾就过去了。”没必要和这样的人计较,保护自己安全最重要,争那一口闲气没必要。
数据惊心:
路怒酿成事故在增多
记者在网上查找了一下近年因路怒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一个个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2015年5月17日,市民齐先生骑电动车右转到长春大街时,长春大街上的一辆X80越野车要直行,因为自己挡住了对方前行的路,X80越野车就将他别在了左侧,齐先生与对方理论。当问及对方为何骂人时,坐在副驾驶上的人表示,不光骂人还要揍人呢!随后对方就动了手。打斗中造成齐先生头部、腰部受伤,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打人者也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
2016年3月13日下午2点半左右,长春欧亚卖场15号门附近发生了重大恶意撞车事故,被撞车主林先生当时从飞跃中路去欧亚卖场购物,却被一辆途观车逆向逼停。林先生提示对方让开,途观车上副驾驶却出言不逊。途观车上还跳下一名男子,欲对林先生进行殴打。无奈之下,林先生只得在辅路上加速离开。途观车车主开车追上连续倒车猛撞林先生的车,造成林先生的车安全气囊爆开,玻璃全碎,造成与之并排其他车辆出现严重损害。事后途观车主被移交给刑警部门处理。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15年数据显示,因“路怒症”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共导致事故起数8.02万起,上升4.9%,2014年又上升2.4%,2015年1~4月份再上升3.7%。国内有调查结果显示,有48.1%的“路怒”,是因堵车和路况不佳导致;39.8%是因看到别人违章,影响到自己行车动怒;29.7%是因周边车辆加塞或者超车动怒的;还有26.6%是缘于别人违章,即使没有影响到自己也会动怒的;有22.9%是因新手开车不懂规则而动怒。
专家解析:
“路怒症”属于心理问题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司机都表示要从自我做起,克制自己,克服“路怒症”。市民周淼女士表示,网上总能看到因为路怒打架甚至出人命的新闻,深深感觉到不要小看“路怒症”:“平时不注意改掉坏毛病,也许哪一天自己也会因为情绪酿成大错!”
为什么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人开起车来会变得情绪暴躁?对此,长春市心理医院副主任医师尹洪影表示,“路怒症”属于心理问题,车辆驾驶员表现出来的“路怒”情绪源于驾驶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交通拥堵、恶劣天气、车辆事故以及其他司机的野蛮驾驶行为等。带有压力的成年人受到交通拥堵影响,特别是不文明行为影响时,在车身这一封闭的私有空间内,更容易将怒火激发出来。
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路怒”的状态下,更容易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对身体产生副作用,使其在生活中也比较烦躁、容易发怒,严重的还会产生情绪障碍、睡眠障碍,使自身免疫力下降,更有甚者会发展为焦虑症或抑郁症。
其实想控制“路怒”情绪也不难,尹洪影建议,要了解自己开车时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愤怒,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心态。比如,有人加塞并线,告诉自己,他也是迫不得已,否则他会因违反交规而被罚款。有时设身处地想一下,就能克制住自己的路怒情绪了。
专家还建议,如果你身边的人开车出现路怒情况,你可以与他进行交流,让对方吐出心中不快,在用产生的后果进行警示,这样很容易将路怒司机情绪控制住。驾驶员也可以将亲人照片放在车内,一旦爆发情绪,看看照片想想后果,这种情绪也会被压制。
交警说法:
路怒引发纠纷得不偿失
“路怒症”从客观角度来讲,还是驾驶员自身的原因。一位有着丰富执法经验的交警说,虽然道路环境、交通状况等也会引发“路怒症”,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驾驶员本身没有养成良好的文明行车习惯。带着愤怒情绪驾驶机动车,俗称“开斗气车”,在交通违法行为上表现为强行变更车道、强行超车、违法抢行、强行违法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等交通违法行为。
“在多年的交通执法中,经常碰到双方司机因小事引发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这也证明有些驾驶员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观念淡薄,没有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在路上肆意妄为,结果就引发双方矛盾。”这位交警说,许多驾驶员看到对方违章驾驶,特别愤怒,要“教训教训对方”,也往往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双方你争我夺别车、超车,很容易对其他车辆行人造成危害,害人害己。
如果个人因路怒症而出现伤人或者造成集体伤害,则会受到法律惩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佰佰安全网
别用他人错误惩罚自己
路怒伤人害己,得不偿失,必须克制。
天气炎热、交通压力大、堵车时间长、生活不顺心等等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司机在路上的心情,一些驾驶员认为被超车就是输给了别人……这些都促使“路怒”行为的产生。其实,不文明甚至于野蛮的驾驶行为,才是引发“路怒”的关键原因。回顾很多“路怒”引发的案例,起因都有着不文明交通行为的影子。
心理专家提醒,路怒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过多地考量别人犯的错误,否则,如果自己被他人行为激怒,再反过来去开斗气车,不仅威胁自身安全,同样也影响后车乃至路边行人的生命安全。那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最后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现在,我市正在开展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大会战,从严治理交通违法行为,遵章驾驶、文明行车正成为一种风气。同时随着管理的科学化,交通资源的逐步释放,交通越来越顺畅,这些都为减少路怒提供了外部条件。但解决路怒,关键还是靠自己增强心理调解能力,相信每个驾驶员都怀有对“文明交通”的渴望,让大家一起拒绝“路怒”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