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蜱虫咬一口泰安老太险丧生 净化血液三百小时抢回一命)
被蜱虫叮咬了一口,泰安一名73岁的老太多个脏器功能衰竭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治疗。320多个小时血液滤过后,老太终于转危为安,目前已经转到普通病房。
5月26日,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一名73岁老太因病情严重从血液内科转入重症医学科抢救。经检查,医生发现这名患者肝肾功能衰竭,并且已经陷入昏迷,心肌也损伤,凝血系统已经紊乱。
“当时这名患者生命垂危,无尿,还出现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常规显示血小板不足正常值的十分之一,而胆红素一度达到正常值的20多倍。”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岳茂奎说,最终确诊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类患者几乎没有抢救过来的可能。
这名患者需要行血液净化治疗,传统的方法是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抗凝,该患者有很大的出血风险不宜应用;而应用无肝素的血液净化又会进一步消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到底该如何治疗,我们也很纠结。”岳茂奎说。
最终,医生决定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新方法行血液净化治疗,同时给予积极的全身综合支持治疗:控制感染、个体化营养支持、严格液体管理、品质化镇静方案、肝肾功能支持等。患者身上连接着仪器,她的每个变化都牵动着医生的心。
这期间,老人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持续320多个小时的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后,血小板升至正常范围,弥散 性血管内凝血完全纠正,神志也变得清醒,饮食日渐正常,肝肾功能逐渐恢复,每天尿量达到正常范围。老人转危为安,转入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
据了解,老人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经历这次生死?医生介绍,是蜱虫又惹祸了。“每年的4-10月份,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高发期,该病主要有蜱虫叮咬后传播,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岳茂奎说,每年都会有人因此住院,甚至死亡。
“蜱虫叮咬后,像这名患者一样严重的是少数,因此大家不必恐慌。”岳茂奎说,这种疾病关键在于预防,这个季节去野外或者家里养宠物一定要警惕,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发烧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如果出现肝肾等脏器功能损伤就需要高度注意。
佰佰安全网新闻加点料: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tick paralysis)。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此病在东北和山西曾有人体病例报告。
蜱虫叮咬人后会散发一种麻醉,将头埋在皮肤内吸血,同时它分泌有一种可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钻入人体需及时取出。若不及时取出:轻者,数年后遇阴雨天气,患者便瘙痒难忍。重者,高烧不退、深度昏迷、抽搐,引发森林脑炎。
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等。
一、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防治方法:
1.环境防制 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办法灭蜱。结合垦荒,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
2.化学防制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用六六六烟雾剂收效良好,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六六六粉是禁止使用的农药。)
3 . 药物预防 皮肤涂抹或居室喷洒罗浮山百草油,能有效预防蜱虫叮咬。
4. 生物防治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用生物农药狂扫喷洒主要发生蜱虫的地面,持效期特长,对人畜无害;也可用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物理防治,无色无味,对人体无毒、无害、无污染。
5.个人防护 进入有蜱地区要穿五紧服,长袜长靴,戴防护帽。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