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0日通报,该省新增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该名患者为7岁的委内瑞拉籍华人,4月4日刚从委内瑞拉回国,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正在居家治疗。
该名7岁的女童方某,在广东省的住址为江门恩平市恩城街道;4月4日晚随家人从委内瑞拉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入境,入境时无发热表现;回到恩平当晚四肢、躯干、头面出现皮疹,无其他不适。
4月6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健康随访时,发现其皮疹并采集相关样品。4月7日,经恩平市疾控中心检测,患者唾液样品寨卡病毒核酸阳性。4月9日,经广东省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尿液和唾液样品寨卡病毒核酸阳性,血液样品阴性。
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目前患者病情稳定,症状较轻。由于患者连续两次血样检测寨卡病毒核酸均阴性,根据国家相关诊疗方案,专家评估患者符合解除医院隔离标准,现居家治疗。
专家分析,广东发生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的风险将仍然存在;由于寨卡病毒隐性感染率高,且进入4月份蚊媒活动将逐渐呈现活跃期,由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的风险也将加
佰佰安全网常识链接:
根据监测,我国有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
寨卡病毒的临床表现大多与同为蚊媒传播的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类似,表现为轻微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
受感染的人群中通常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发病,临床症状比较温和,一般持续4-7天,为自限性疾病,需要住院的重症病例很少见。
寨卡病毒对孕妇或计划怀孕的女性危险最大,目前被怀疑是新生儿小头症的罪魁祸首。该病毒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头小畸形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头颅明显小于常人,完全发育后头围也不超过42厘米,其智力、行动和视觉都会受影响,预期寿命较短。
佰佰安全网延伸阅读:中大首创防控寨卡病毒世界最大“蚊子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