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3岁男孩洛洛因重病需巨额医疗费,在“走投无路”之下,家人通过爱心平台发起众筹,网友爱心涌动,短短3小时就筹到90万元善款。仅两天时间,就已筹到170多万元,离目标数200万元仅一步之遥。
然而,网上很快有了网友的质疑:有人爆料说,大家竭力资助的小洛洛,家里其实有房有车,家人中有好几人是公职人员。不少热心网友感觉善意遭到欺骗,愤怒声讨,要求小洛洛家人及为他们提供贫困证明的当地民政部门给个说法。
事实究竟如何?22日,小洛洛的父亲李先生及临海民政部门都做了正面回应。
记者发现,在《慈善法》即将实施前,类似“公益危机事件”一再发生。相关法律界人士称,“在对互联网募捐还没有更大把握的时候,现在对它进行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台州小男孩不幸遭遇引爆爱心
两天众筹善款170多万元
“我们来自浙江的台州,2012年6月8日,我们的儿子小洛洛出世……2015年7月下旬,刚过完3周岁生日不久的洛洛突然发烧……到了第二周孩子开始出现胸口疼的症状,疼到哭闹晚上也无法入睡,我们觉得很害怕……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之后经过1个月的检查,8月10日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晚期……”
3月10日,一封来自小洛洛父母的求助信在网上及朋友圈中疯传。这封长达数千字的求助信,介绍了小洛洛的严重病情及治疗的艰辛历程。信中说,因为在国内无法医治,家人将小洛洛送到新加坡,目前已经花掉150多万元,后续免疫治疗费用更是高达200多万人民币。
这封求助信通过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的众筹平台发布,并同时发布了多张这个可怜男孩的照片。小洛洛渴望求生的眼神打动了很多人,就在众筹发起的3个小时内,就募集到善款90万元。
爱心继续发酵。短短两天时间,募捐善款就达到176万元,离目标200万元仅一步之遥。
网友揭发男孩父母家底“厚实”
称善心被欺骗感到很愤怒
前几天,有自称知情人士的网友在台州当地一些论坛发帖,质疑这起爱心公益众筹。
该网友表示,“小洛洛的父母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怜,家中有住宅三套,还有一辆价值几十万的豪车,而且家里有3个成员都是公务员。”这名知情人还分析说,小洛洛生病,家人有能力将他送到国外去医治,这也从侧面看出这户人家不是普通人。
质疑帖一出,网友大量转发,大家对于这起众筹事件疑心重重,而更多的网友表示自己满怀热情捐款,结果真相却是这样,让他们“感觉不会再爱了。”
网友“丁咯丁”表示:“我是个无业人员,看到这个事情后很感动,就把自己本就紧张的生活费拿出200元捐过去,现在才知道我是给比我还富有的人捐钱,想起来真是恶心。”
有网友随后还扒出当地民政部门为小洛洛家开具的一张贫困证明,这张证明让原本就怒气冲冲的网友更是火冒三丈,开始质疑民政部门不作为,作伪证,要求民政部门给个说法。
小洛洛父亲李先生:
为孩子治病,家里已非常困难
22日,记者联系上小洛洛的父亲李先生,对于网友的质疑,他称自己已感到“身心俱疲”。以下是他对此事的正面回应:
小洛洛得的病,国内无法治疗,我们不愿放弃,在杭州的医生指点下,才得知新加坡的医院可以治。只要有希望,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于是我们才将小洛洛送到了新加坡。
在那边的医院,我们遇到好几个同样病症的宝宝,他们同样面临沉重的费用压力。在交流中得知,他们都是向慈善机构求助,通过众筹解了燃眉之急,于是我们才萌生了向公众求助的想法。
首先,我家中几名成员的工作,并不是像外界所说的那样是公务员,而是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每个人的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这个可以看工资条,作不得假。
至于那辆“豪车”,你们可以到我家中亲眼看看,是6年前买的一辆老款途观,还是结婚的时候家中老人给买的。本来想过把车卖了变现,可问了一下,根本卖不了多少钱,又是家中唯一交通工具,所以保留了下来。
我们夫妻名下只有一套房子,也是结婚买的,目前已经抵押了110万元贷款。网友说我们家有三套房子,肯定是把我丈人家的两套老房子也算了进去。那两套房子从小洛洛生病起,就已经低价挂牌出售,但因为房子比较老,加上之前楼市行情不好,一直无人问津。
李先生说,因为给儿子治病,已经花光了家中积蓄,走投无路之下才选了向网友求助的下策。“网友的恩情铭记在心,现在我们一家人生活非常窘迫,平日里也是节衣缩食省钱,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讹传讹给我们伤口上撒盐了。”
临海民政局:
高额医疗费已超出承受能力
帮助小洛洛众筹治疗款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下简称儿慈会),是国家民政部下属的一个慈善基金。22日,“儿慈会”一名工作人员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称,因为网友有异议,目前已提前关闭了这个众筹项目,目前正调查此事。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小洛洛的家人出具了社区、街道、市三级盖章的贫困证明,所以才通过了众筹申请验证。“目前募集的所有资金仍在我们官方平台,具体支付方式是采用‘公对公’模式,即基金会直接与医疗机构对接,网友不需担心爱心款被滥用。”
22日下午,临海市民政局的陈局长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也称,局里已对此事进行了详细调查。
陈局长说,3月7日,小洛洛的父亲李先生向临海民政局提交了加盖了临海古城街道鹊墩社区、古城街道办事处公章的贫困证明,并提供了浙江省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医疗诊断证明书和支出发票(约150万元),及后续医疗费用仍需200万元的相关材料证明。工作人员随后依据《浙江省社会救助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0号)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了审核认定。
相关文件对“因病致贫”的界定是这样的: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
陈局长说,临海民政局根据社区、街道调查的基础上,对小洛洛病情审核的前提下,加盖了公章。不过,陈局长补充说,这份证明仅作为向慈善机构说明当事人当前家庭经济情况,不能作为其享受低保等政府保障的依据。
《慈善法》出台,将对个人求助行为起到怎样的规范作用
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慈善法,这部法律将于201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慈善法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必须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才能发布募捐信息进行募捐。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捐的,应当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也就是说,现行网络众筹募捐的模式不符合慈善法规定。相关法律人士表示:“在此之前,我们看到,个人求助已经在网上发生一些问题。当前我们国家慈善事业正在发展,我们互联网募捐还没有更大把握的时候,现在对它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很有必要的。”
浙江时代商务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一来表示,慈善众筹平台应要求发起人详细列明自己的财产情况,避免争议。“因为你向社会发起求助,必须要把你所有情况向社会公众公布,当然隐私除外。这样所有捐赠人才能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对于信息不通畅造成的误解,容易伤害捐赠人爱心。”
两会开幕前,有人质疑慈善法的“分量不够”,认为这只是一部规范“捐款”的法律,无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足以放在全国人代会上审议。
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用“不可低估”来回应这种说法。慈善法跨时代的意义何在?佰佰安全网为您解读
“不可低估”,有数据佐证:过去的10多年,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捐赠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达到超千亿的规模。可尽管如此,和美国相比,我们的发展仍有很大空间——美国近年来的慈善捐赠数额已达GDP的2%,人均捐赠占可支配收入的8.4%,而我国对应的数据是0.16%和0.25%。
与此同时,近年来以“郭美美事件”为典型的一些负面案例,却为我国慈善事业蒙上了阴影,也让“慈善”二字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类似诈捐、作秀、炫富等事件,负面效应经过网络传播被无限放大,直接拷问慈善事业的公信力。
正是如此,在这个时间应运而生的慈善法,很急迫、分量很足,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那么,具体而言,其意义何在?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慈善,对于一个人而言,首先说明他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和意愿去帮助别人;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这样的人已经越来越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甚至占到多数。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只有物质足够富裕,慈善才会蔚然成风,才需要规范,将其纳入法制轨道。当下的中国,已经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而慈善法的制定,也意味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水平,一个更加富强、更加文明的现代中国正展现在世人眼前:这个国家的人民,已经不再局限于“独善其身”的小格局,而是拥有着“兼济天下”的大胸怀。
“社会的第三次分配”,这是经济学家对于慈善的另外一个定义。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是市场竞争,是人们的收入,是效率;第二次分配是税收、社会保障,是公平;而作为第三次分配的慈善,是社会责任,是你情我愿的自我调节。慈善法的实施,单靠国家行政资源是无法推动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极大考验社会治理能力。慈善法草案从法制上确立了组织化、规范化、透明化、专业化的现代慈善体系基本框架,为慈善带来更多资源和动力,将极大地释放社会财富向善的力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从这个层面来讲,慈善法的出台和不断完善,将带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慈善文化的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意识,鲁迅先生说过的这句话,恰是慈善的内涵所在。同时,慈善代表着社会价值取向和民众道德整体水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千百年来,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梦想,就一直在中国人心底生根。如今,梦想逐渐亮现实。慈善法完美契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建构全新的慈善文明,继承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基因,弘扬中国人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