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歧视应当严禁,近日网络曝出广西永福县一乡镇中心小学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划分班级,将成绩最差的学生“分配到最差的教室,配备代课老师”,有家长将其称为“学渣班”。目前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介入下,学校已进行整改。
“差生班”到底啥样?这样的学习环境对孩子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一位亲历者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真实经历。
现年35岁的小常初中毕业后就学起裁缝。从小学到初中,小常因贪玩学习成绩平平,“初三这年开始分班,我因为考试分数低被分到‘差生班’。”当年他所在的中学为了提高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特意划分出两个“重点班”,以初二最后一次期末考试分数线为标准,将成绩靠前的100多名学生安排到这两个班级,而其他学生则被划入“差生班”。
在小常看来,“差生班”学习环境用“乱”来形容并不为过。在班上,早退旷课、打架斗殴、抽烟赌博、早恋等问题一大堆,有调皮捣蛋的学生甚至连班主任都敢打,这让任课老师倍感无奈。
“最荒唐的是竟然有学生在课堂上炒菜。”小常说,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几个后排的学生,用自制设备炒菜,大家轮流带烹饪材料、酒精、食用油,最后连女生也加入炒菜队伍。
小常说,一些男生还经常聚众赌博、看黄色录像,为了筹钱甚至去撬锁偷盗,班上就有同学因此被关进监狱。“现在想起来这些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当年说不出为啥愿意这么做。”
当前我国多个地方仍有许多中小学校分设“重点班”和“普通班”、“快班”和“慢班”。小常说,这种分班方式弊大于利,如果一味给学生贴上“差生”标签,让差生受到歧视,可能让学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佰佰安全网小编,放弃成绩不好的孩子,人为地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既违反了有关规定,伤害了学生自尊,也暴露出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失职和无能。这些年,有关部门对歧视学生的做法严加禁止,一些学校为什么依然故我,说到底还是只看重学业成绩,没有看到教育的最本质属性——爱和责任。教育追求的不单是分数,更是学生人格和心智的培养,需要用爱和责任去灌溉。做不到这些,就不配被称为“灵魂工程师”。